大滿貫之父李隼的內心獨白 張怡寧實在是高人
國家乒乓球隊競爭之激烈,人盡皆知。可在誰都有機會當主力、誰都有實力爭金牌的隊伍里,女隊教練李隼絕對算得上獨樹一幟的人物;論性格,他有著北京爺們的豪爽和隨和;論成績,他有著太多教練羨慕的資本:能在執教生涯培養出一位大滿貫冠軍已經很了不起,可李指導連續培養出了三位大滿貫級的選手:王楠、張怡寧和李曉霞。
李指導究竟有著怎樣的獨門秘訣?讓我們走進這位堪稱”大滿貫冠軍之父“的內心世界,去看看這位52歲的教練的成功之道。
出道:
很多隊員在退役走上教練員崗位時,耀眼的成績是他們執教的光環,遠如蔡振華,劉國梁;近如陳玘、劉國正;可1979年從八一體工大隊退下來時,李隼指導形容“那可是自己混得最慘的時候”。
內心獨白:
退役那時剛好趕上了改革開放,很多優秀運動員都選擇了出國。我從專業隊下來以后,連工作都沒有,還是個干部的我最后到了西城區體委。那時可真是從最基層干起,給人家看旱冰場、修場地,當場地工,我老婆認識我時也是我最慘的時候。
80年代初,國家開始實行奧運戰略,最重要的三塊牌就是田徑、游泳、劃船(皮劃艇)。那時候開始認文憑說話,沒文憑就當不了教練。這時來了個機會,把我送到武漢體院學皮劃艇,回來之后我就在西城當了一名皮劃艇教練。
直到1986年西城區剛好有一個乒乓球教練去援外,空了一個位置,于是我就去頂替。1989年,趕上北京隊缺一個年輕教練,我又去了北京隊。1994年,中國乒協再次改革,成立了俱樂部,他們非要把我調去女隊,我的性格本來比較急,覺得女孩子沒法帶,所以本不愿意去,但沒辦法,不帶女隊就沒有自己的位置。然后就遇上了剛進北京隊的張怡寧。
轉機:
都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從打雜、看場子轉到乒乓球老本行后的李隼在北京隊呆了兩年之后,又等到了國家隊的召喚,他總說,命運就是這么安排的,是那時的時代造就了他。
內心獨白:
如果換做現在,絕對輪不到我們這樣,沒有運動成績、沒有執教背景的人來國家隊當教練。
1996年,陸元盛在女隊當主教練時,經歷了九年兩地分居的痛苦。他覺得兩地分居很不穩當,想在北京找一個教練。很多事兒,機緣巧合。
“憑什么你來國家隊當教練?”這樣的質疑很多,我當時來國家隊時外界的非議很大。那時人們覺得,你當國家隊教練?這不是鬧著玩兒么,又不是世界冠軍,也沒有一天在國家隊打球的經歷。其實人們的想法很正常,現在我偶爾回想時,都在問自己。那時,一幫記者看到我的競聘報告就樂。那時,我是坐公交車上班,只要6路一拐到體育館路,壓力挺大的我就止不住的緊張,那時就住在隊里,一禮拜一禮拜不回家。
不管干什么,自信心很重要。不管別人怎么看,外界說什么,我不認為自己差,我覺得我比他們棒,我對乒乓球的理解和領悟比別人強。我是因為的得了心肌炎才不打球。現在不喝酒,也是因為心臟不好。
所以讓我來國家隊,我一點都沒打磕巴。 如果你現在在省里找一個教練讓他來國家一隊當教練,有幾個敢來的?我不相信有幾個敢來。你來了行,能干得好么?因為體育沒有虛假,不是說領導給你安排的,覺得你行就夠了。而是要用成績說話,領導說你行,如果隊員覺得你沒能力帶不了她,都來反你,那還是白搭、完蛋。
出頭:
剛進國家隊,李隼指導開始了和王楠的合作,不停的糾結,不停的斗爭,到開花結果,李隼帶出了他的第一位大滿貫冠軍,不過,一切才剛剛開始呢。
內心獨白:
剛帶王楠時,她緊張得心里嘀咕害怕,“李指揍我怎么辦”。因為我跟她在省隊的教練魏鐵生關系特別好。我們經常交流,那時我帶男隊,魏教練帶王楠在的女隊,我就常幫著給王楠看看,她知道我厲害。
別看王楠身體挺壯,但其實條件一般。但是她聰明,悟性很高,所以也最好帶,因為她認準的事兒,是一定要做的。所以指導王楠必須獨,膽大。在回合和板數上,她要選擇狠。但是張怡寧可能選擇板數,你打10板,我打11板就夠了。
1996-1997年我帶王楠的兩年一直在糾結,在斗爭,因為王楠的特點不突出,除了拉球轉之外,她的主動進攻必須兇狠,但她的力量不太行,防御也不行。
我們在備戰1998年曼谷亞運會前,當時CCTV有一個每周下午都要轉播的擂臺賽。在封閉訓練后,我滿心希望她在這個比賽能打出好狀態。于是給她特意找得隊員對她來說還比較好打。輸了之后,我心都涼了,覺得完蛋了。
不過王楠說了讓我特別感動的一句話,“我覺得可以了,再堅持一下”。于是,1998年底的曼谷她爆發了,第一次贏了李菊。
變字體:在那之后,王楠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迎來了自己的時代,李指導也用成績在國家隊擊碎了質疑,站穩了腳跟。
挑戰:
在別人以為李隼指導在國家隊可以順風順水時,挑戰又來了。王楠拿完大滿貫之后被調到了別的組。李隼指導名下又多了一個小孩:張怡寧。不過,在王楠調組之前,李隼指導有過一段“崩潰”的時段,同時帶著王楠跟張怡寧,讓他有點招架不住。
內心獨白:
一開始,我也瞎著急,為什么說我脾氣暴躁,因為我沒辦法。別看我現在樂樂呵呵,跟大家愛開玩笑。而且不管現在帶誰,她們的情況,心里狀況的波動,技術方面犯的錯,我心里門清兒,我會告訴她們,然后解決了就好了。
在過去,可能是自己也沒太多經驗。帶王楠和張怡寧的時候就是,倆人今天王楠這樣了,明天張怡寧又那樣了。這個錯誤還沒解決,明天哪個的錯誤又來了,我是又分裂,又快崩潰。而且倆個女孩的心思,你也摸不透。她們跟你發脾氣,根本不是因為這個事本身,是因為昨兒有事兒沒給她們“伺候”好,于是她們來找茬兒,這些在過去我都不懂,還一個勁兒跟人家解釋,可越解釋人家越煩。
但這一切,現在都不是事兒了。這些年的經驗,不是白攢的。
王楠拿完大滿貫后,被調到了別的組,于是我開始專心帶張怡寧,師徒倆開始重新磨合。
我跟張怡寧最艱難的是2003年-2004年。那段時間,她把所有該犯的錯誤都犯了,所有的能量該積攢的都積攢了,所有能用的辦法都用盡了,但2003年世乒賽她還是輸了,她到了一個低谷,我也沒辦法了。
很多人后來問我,“心理大師,你當時用的什么招?”其實那時就是陪她熬著,天天能保證訓練就足夠。每天她都愁眉苦臉,不靠中藥根本就睡不著覺。王楠跟張怡寧同住了六年,在前段時間我們碰到,王楠還說:“李指,我跟她同宿舍六年,從來沒看她睡過覺。”每次都是王楠呼呼大睡,張怡寧還醒著。王楠睡醒一睜眼,她又早已經醒了。張怡寧一直睡眠就不好,到2003-2004年基本就睡不著覺,只有靠中藥,我們走到哪兒都拎著一堆中藥。
這個時候,只有靠自己走出來。我只能在身邊幫助她、鼓勵她,對她完全信任,相信她一定行。作為教練,如果你也覺得她不行,那她就徹底崩潰了。所以我能做得就是一直相信她,然后陪著她天天訓練,尋找一個突破點。
其實不只是乒乓球,所有的運動都是如此,這其中的過程雖然煎熬,但也是一個積攢能量的過程。真正地到了最高水平后,道理也一樣。只要這段時間能熬過去,后面就沒有阻礙。
(李隼指導就這么陪著張怡寧熬過了她職業生涯最艱難的時光,直到這個倔強的北京姑娘拿到了雅典,衛冕了北京之后選擇退役。)
得心應手:
再遇到李曉霞,一切都已在李隼指導的掌控中。遇到什么問題,用什么辦法,一切都有條不紊。
內心獨白:
如果說帶王楠和張怡寧還處在摸索階段的話,那其實到了帶張怡寧的后期,再帶上李曉霞的時候,就到了一種境界,那就是:你來什么問題,我解決什么問題。
2010年前,李曉霞像個小屁孩,我跟她思想交流更多一些。我對她的要求只有一個:只要達到我要求就可以。但其實李曉霞跟張怡寧完全不一樣,我可以揍張怡寧,但李曉霞不行。那時我罵她都不行,她完全接受不了,就崩潰了。但李曉霞還比很多女孩要強很多,因為她的球感還是不一樣。但她和張怡寧一樣,能分辨的清,知道我是為她好,我們是奔著一個目標去的。所以也不存在有矛盾。
其實我們教練比她父母還了解她,所以有時父母對教練的一些做法無法接受,但李曉霞會理解,所以她很快去接受,因為她也特別想做好這個事兒。在李曉霞還沒打出來時,對我的要求,她是永遠達不到,但在我的概念里,“我的計劃定好了,你必須達到,才能跟上下一步。”那個時候的她,高興了一切都好,不高興就達不到要求,就總愛說“明兒再說吧!”
其實帶李曉霞的后期,都能預先想到她會要犯什么錯誤,有什么問題,你早就給她想好該怎么做。你讓李曉霞別糾結,她就不會糾結。你給她拉伸好了,她也不用再去治。所以,李曉霞發燒,其實是糾結一件事兒,你看李曉霞現在,也不發燒,因為她心里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事兒。
李曉霞在倫敦打出來之后,就完全不一樣了。她對她自己的要求,比我對她還高。其實在她拿完全運會,全滿貫后,自己有點動搖,離里約還有三年。她知道堅持非常難。如果她要選不打,我也非常理解,因為我知道她身體不好,讓她堅持非常難。我不是領導或是誰,別人可能不知道她的身體狀況,覺得國家需要你,你得打,但我是教練,我知道。
李曉霞思想斗爭了很長時間,其實她早就有退役這樣的想法,而且身體狀況常人不可想象:突然沒任何征兆就發燒40度,加濕機都沒用,李曉霞所有的問題都跟心情有關。
李曉霞在2003出道,我剛開始培養她時,也有兩次發燒。有一次發燒,光住院就花了4萬多,那時去協和、去同仁怎么查,都查不出來。那時我有個醫生朋友剛從美國回來,跟我講,李曉霞這樣的狀況絕對不是內因,也不是身體內部構造出現問題。我一下子就悟出來了:她所有的發燒,都跟心情有關。所以全運會后,她在糾結,就又發燒了。那段時間,我就一個標準,想盡一切辦法把她的心情捋好。不管我是忽悠,還是別的手段,我只想讓她心情好,讓她在一個環境寬松的情況下練球。
再出發:
拿到大滿貫的李曉霞思來想后,放不下練了這么多年的乒乓球,選擇了繼續堅持。李隼也隨著弟子,再次出發。
內心獨白:
我現在帶李曉霞,跟帶張怡寧的后期很相似。我們真正坐下來,像以往一樣談心的次數也不像過去那么多。包括她現在的訓練,她在打一個球,出現問題,我剛要上去說,她自個已經叨叨出來了,而且跟我想說的是一樣的。那還需要我再說什么?她其實已經比我厲害了。說白了就是她已經對自己有足夠深的領悟。
對現在的我來說,關鍵就是給李曉霞引領正確的方向。因為再出色的人,有時終歸是當局者迷。再厲害的人,遇到很多問題時,跟我們最開始當教練一樣,稍微懂點球的人,都能知道這個運動員哪兒有問題。但哪個是最主要的,就要先解決,這是教練最重要該做的。她有五個問題,如果你從1開始解決,沒準不是最重要的,也許解決的順序該是43215,這是教練最關鍵的職責。球迷也都能看出她的五個問題,正手不好,接發球不好,但總有一個要先解決,這時就要求教練先找到主要矛盾。
張怡寧以前總結過一個觀點,她覺得教練帶真正高水平運的動員保持高峰,要在不同時間和階段,承擔不同的角色。某個時期,她需要你做什么,你自己也知道該做什么,能做什么,一拍即合。
說實話,現在李曉霞有我沒我帶,沒太大區別。很多時候,你只要站在她邊兒上,她心里踏實,就足夠。這跟我是從她剛進國家隊就是我帶的也有關系。有些高水平運動員可能覺得輸了球,是因為練得不夠。但我倆之間,如果她輸球了,她會想哪里練得不好,她不會對你有懷疑。這是我們這么多年心里才會有的默契,也是一種信任。
為何我跟隊員矛盾很少,是因為我喜歡事先先講好。其實這些高處不甚寒的隊員有時很痛苦,因為除了冠軍,他們別無選擇。如果是想拿亞軍,那還打什么奧運會?我就是要去博金牌的,所以我們下一個目標,就是里約衛冕。
不過定下目標前,我先讓李曉霞想清楚,自己想怎么樣。你要拿兩塊金牌,我就拿兩塊金牌的標準要求你,你要說,我單打不打,就想拿個團體,那咱們就換一個標準要求你。你先選。
李曉霞覺得,我已經復出了,為何不去拼兩塊。那好,目標確定了,那就是高標準,嚴要求,我會用拿兩枚金牌的標準要求你。你要想好,這一切都是你選擇的,不是我逼你的。
李曉霞本來就有成功經驗,這幾年也確實已上升到一個境界,這其實已經超出了我的想象。因為在過去,她的依賴性比較強,都是靠我來逼迫她。但就在2015年,我不逼她,反過來她來要求我,“李指,我們開始練了啊!對我要求嚴點!”
像有一次封閉訓練,她有一項技術練得特累,我在主館陪丁寧和李曉霞練雙打,她倆跑,丁寧都覺得累得不行了,我看李曉霞也跑了很多了,心里想,算了,別練了。可李曉霞兩次提醒我,繼續,繼續!她真正承受運動量的能力,抗拒傷病的能力都沒問題,關鍵就是讓她心情愉悅。
對現在的李曉霞來說,我更注重讓她的打法與性格完美結合。特別是女孩兒,你是什么性格,選擇適合你性格的打法。李曉霞有時有點急,在節奏上控制得不很好,所以我會著重控制她的打法和方向。而在技術細節上,她肯定比我厲害,我對她的幫助也就沒那么多。如果一個教練,光想著在技術上教一個高水平運動員,其實會出現很多問題。所以我的執教理念絕不會是把你打造成什么樣子。而是幫你發掘潛力,去實現我們共同的目標。
總結:
帶出三位大滿貫冠軍,王楠、張怡寧和李曉霞的李隼心里明白,其實三個人性格各異,但也有一點,跟李隼很是相像,那就是都極其低調。
內心獨白:
她們仨的性格完全差很多。王楠骨子里狠,但她比賽最開始階段會很綿。她不像鄧亞萍和張怡寧這樣一上來就兇狠。看過比賽都知道,鄧亞萍在比賽時,眼放兇光。而張怡寧則是一上來就“抱住你,直接纏死你為止,你哪兒也別跑!”這點上,張怡寧和王楠有點像。就是在比賽中爆發的那一時刻到來之前,她們像彈簧,越壓越低,低到不行的那一瞬間,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會爆發:跟對手拼了。
別看王楠總是樂呵呵的,但最后一下子就爆發出很大的能量殺出來了。在這點上,李曉霞有點像王楠。但李曉霞一上來就會顯得很霸氣。在賽場上,只要你看到李曉霞為自己打氣,振臂的高度超過頭頂時,你就知道,她沒問題要跟你死磕到底了。如果說振臂的高度沒有超過頭頂,就意思那么一下下,那說明她還沒完全釋放出來。
因為李曉霞要主動跟你磕的意識其實不強。這跟她個人性格也有關系,以她的成績看,其實她在隊里的位置很高。但有時,外界不覺得李曉霞是最好的。不過這些對李曉霞很無所謂。王楠不一樣,她到這個地位時,走哪兒都流露著“我就是大姐大” 的感覺。但你說李曉霞完全不在乎,她還是有點在乎。這三個人里,張怡寧的性格最像運動員,她是真的完全不在乎,也不去爭這些名分。
張怡寧是直到現在都讓我很堅定的覺得她是真正的明星,而不只是乒乓球界的明星。可惜當時乒乓球隊還沒這種意識,也沒很好去包裝她。但她每次來隊里時給人的感覺不一樣,說話也不一樣。她是2008年之后變成這樣的,她確實是個高人,我反正不太能理解。
兩屆體壇風云人物頒獎,江和平親自找我,問能不能聯系張怡寧過來給“最佳男運動員”頒獎,因為她是北京孩子,央視愿意出頭等艙的來回機票,住香格里拉,但她還是不愿意露面。
不過,直到現在,張怡寧有點兒什么事就會來找我,經常給我微信,比如她手不小心被門夾、打羽毛球摔一跟頭這些她都跟我匯報。
我女兒還小的時候,老拿“我陪她時間太少”堵我。但現在她們關系都特別好。女兒初中時,張怡寧就給她買LV4000元的鞋子。我直接跟張怡寧說,怎么能給她買這么貴的鞋?現在我閨女大學畢業了,不過那雙鞋子是一次都沒穿過。我不是那種安于現狀的性格,
回望:
2016年,李隼就執教整整20年了。回望自己過去輝煌滿滿的這20年生涯時,李隼說他現在的心態很超脫,一切都看得很開。
內心獨白:
我過去就想過,我當教練就算不比別人強,但一定不會比別人差,沒想到運氣這么好,做到現在這個成績。說實在的沒想到。
人真是到這個份上,的確是到了不一樣的境界。我現在心態很好。什么名啊、利啊我是真看得淡了。今年有一段時間,朱雨玲換到閆森組里,很多人都特別不理解,但我覺得沒關系,只要對小孩兒有好處,我不會很難受。其實作為一個教練員來說,換運動員是一個特別大的損失,因為你是從她什么都不懂的時候帶成世界冠軍的。但對我來說,多一個少一個隊員都沒什么,只要對運動員好就行。只要我覺得行,不管外界怎么說都不會影響到我。
我們師徒是互相學習、互相進步的過程。說細點,比如我跟王楠,我從她身上學習到的,可能比她從我這兒學習的要多,而跟張怡寧學習到的跟她跟我學到的差不多。而李曉霞,可能是我給她的多一些。雖然比例可能不同,但總體上還是相互學習。她在她的領域里可能悟性比較高,那我是在我的領域里更加專業,很多東西都是無意當中會慢慢變成自己的經驗,能發現一些她們動作上很小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