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拉神這兩年要出事 要出大事!
職業網壇,代代紅星;前浪后浪,浪浪不絕。五六年前曾被炒得火熱的90后們,轉眼也已到了紛紛邁過25歲生日的年紀;而在他們之中,仍保有沖擊大滿貫最大可能的,或許也只剩一個拉奧尼奇。
不是嗎?1990年出生的揚諾維茨最先橫空出世,但在2013年溫網打入四強后泯然眾人矣,如今的排名已幾乎跌出百位之外;1991年出生的迪米特洛夫在次年溫網闖入四強,但其后的走勢成為傷仲永的另一典型。1989年底出生的錦織圭勉強可被歸入90后,但人們揣測,2014年美網亞軍是否就將是他成就的最高刻度,畢竟他的發展受身材所限;同樣的擔心,還有小錦織圭一歲但只比日本人高兩厘米的戈芬。
是啊,時光永遠不會等人。波斯皮希爾仍有著一張鮮嫩的娃娃臉,但他也25歲了呢,單打排名從未能進入世界前二十位,倒是成了雙打大滿貫冠軍。就連當年曾被寄予厚望的青少年世界第一唐納德·揚,幾經浮沉后也已經26歲了啊——盡管他有著“Young”這一美好的姓氏,但他并不會永遠年輕。
拉奧尼奇去年底剛剛迎來25歲生日,與他的90后伙伴們相比,他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一直都在通過不懈的自我改造而變得更好,而且本賽季他的勢頭相當兇悍嚇人。
印第安維爾斯ATP1000大師賽的決賽將在德約科維奇與拉奧尼奇之間展開,從某種意義來說,拉奧尼奇幾乎是本賽季表現最接近德約的人——德約帶著21勝1負的賽季戰績踏上決賽賽場,而拉奧尼奇則是14勝僅僅1負而已。拉奧尼奇比賽場次過少,緣于他因腿傷在澳網賽后一直休賽;而若不是他在澳網半決賽2比1領先穆雷時遭遇腿傷,天知道他會做出什么事情?
是哦,拉奧尼奇已擁有兩次大滿貫四強席位了;此次在南加州打入決賽,也是他的第三個ATP大師賽決賽經歷;他的冠軍頭銜已多達八個,其中就包括年初的布里斯班站擊敗費德勒奪冠,本賽季他擊敗的高質量對手還包括瓦林卡、孟菲爾斯、托米奇與伯蒂奇。所有這些職業成就的數據,在90后一代中無疑都排位第一。
如果你仍在拉奧尼奇與Ace球暴雨與單調打法之間劃等號,你一定還是用老眼光在看人。經過柳比西奇與莫亞的接力調教,拉奧尼奇打法更為豐富,截擊、反手切削以及正手的功力都大大提升,比賽也有了更好的觀賞性。
至于發球,他的場均Ace球數量這兩年其實逐年下滑,去年的Ace球總數也僅列第五而已;本賽季拉奧尼奇每個發球局的Ace球數量只有0.93個,大大低于職業生涯的1.21個。拉奧尼奇解釋說,過去發球總瞄著內外兩個極端角度,如今則加入了可怕的追身發球,“擠壓對手接發球的揮拍空間。這樣,我就擁有了三套發球,加上發球后留在底線和上網的選擇,我就至少擁有了六套戰術組合。”
你瞧,拉奧尼奇遠非只會炮彈發球的莽漢,他很善于動腦。因傷休賽的二三月間,他觀看了大量比賽錄像,對于如何在場上應變以及更好地解決問題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與德約的五次交手中,拉奧尼奇僅僅拿下過一盤而已。不過,兩人最近一次交手還是在去年年初的澳網八強賽,那是德約一個偉大賽季的開始,但拉奧尼奇2.0版本遠未打造完成。任何一位偉大球星都難逃狀態漲跌的自然規律,拉奧尼奇的大滿貫夢想也許正存在于,一旦當德約的霸權出現松動,而95后的年輕人尚未完成成熟,他可以乘著兩個時代的“剪刀差”成功上位。這場印第安維爾斯站的決賽,正可以丈量他和現時德約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