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不同于里皮埃里克森 高洪波的第三條道路
哈薩克斯坦是一個很好玩的球隊,一半白人,另一半跟我們長得差不多。這樣一來,他們很好地演繹了50%的伊朗、50%的韓國和60%烏茲別克斯坦的角色。在首場考察隊員為主的4231之后,50%的正式演出開始了! 這次,高指導玩的是他一直喜歡但似乎是外界一直不喜歡的3中衛。
注:12強賽,也許做不到這個控球率。這個不重要。
個人而言,我拒絕討論3后衛或4后衛的問題。現階段中國足球的主要矛盾和國情是,球員個人能力不過關。如果沒踢好,多半是這個基礎性的問題,還沒有奢侈到討論陣型、戰術等組織方式的地步。當然,絕對不是說,陣型、戰術不重要。或者,反過來說,未來某一天,中國球員的基本能力達到比賽要求了,到那個時候討論也許是一個更合適的時間點。打個比方,一小伙跟女神約炮遭拒,跟送了9朵還是999朵玫瑰毛關系木有,根本就是您的長相達不到基本要求。反之,如果您一表人才,就無所謂打法不打法,怎么著都能打成,是不?
所以,3后衛或4后衛都不是問題,不管怎么打,那些該出現的各種狀況怎么著都會出現,跟陣型基本上無關。攻不強守弱,這就是現實的國情。身后一定有漏,頭頂一定有漏,當我們打得比較開放的時候,尤其如此,這樣的情形,在國家隊的4后衛和恒大的4后衛體系下,難道不是重復發生了很多次的比賽行為嗎?在高洪波的勝負感里,他應該都評估過包括陣型在內的各種比賽資源,也許,他的結論是,打3中衛輸1個,4后衛也許要輸2個。
讓我們轉換一下話題,也許更容易打成共識。在能力、人員等比賽資源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如何達成攻守平衡?2013年的里皮和2016年的埃里克森從相反的方向做到了殊歸同途。2013年,在亞冠和世俱杯,至少有3場大比賽,里皮是配置更多防守球員收回來打4321;2016年,埃里克森則反相之,如果對方攻強守弱,還有,自己也是攻強守弱,繼續保持侵略性就是最好的防守。即使在天河,比賽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他依然只打雙后腰。
高洪波沒有盲目跟隨名帥,在中場的中路增加或減少后腰,他一直在嘗試選擇第三條道路。用3中衛,然后兩個邊翼衛來保持攻守平衡的彈性。J聯賽也有很多球隊打3中衛,高指導也沒有直接照搬。在很大程度上,高指導很清楚,他沒有孔卡這樣的中場大師,所以干脆放棄中路的直線組織,轉而強化邊路的速度和存在感,雙后腰的功能主要是轉換方向和后排插上。是的,在這一點上,他跟前任佩蘭有很大的交集。不說別的,這種探索的勇氣和決心,配得上掌聲和贊嘆。
具體到本場,哈薩克斯坦打得很教科書,上半時比較收,下半時才攻出來。所以,中國隊拿到了很高的控球率。但這個,應該不是高指導所刻意追求的。
在實際操作上,恒大也好,上港也好,4后衛體系只是開球時的站位,打打就轉換到3后衛體系。兩個體系之間的轉換是很頻繁的,只是時間分配的問題。所以,國家隊打3中衛一點問題也沒有。國家隊的轉換上,如果趙明劍回不來,3中衛右移,張琳芃回歸右衛,馮隊和任航中衛,李學鵬左衛,反之亦然。如果需要,回歸4后衛顯然在俱樂部已經熟練掌握了。當然,前提的是,邊路總得回來一個。
當然,國家隊需要進一步的磨合,也就是說,目前的對手達到了50%,那么,接下來的熱身對手,應該逐漸往上達到70-80%甚至更多。目前的問題是推進速度上不來。不是奔跑的速度,而是由守轉攻的速度,反應速度和傳球速度。這就是個人能力,高指導為毛喜歡張玉寧,突破和奔跑速度不行,沒關系,小伙嗅覺和反應速度快,禁區要的不就是這一下嗎?小張來得真是時候,他非常契合邊路進攻為主的節奏。
展望未來的12強賽,前文說了,起決定作用的是球員能力的臨場發揮。如果我們打好了,一定是球員個人能力的臨場發揮好。反之亦然。在目前的情況下,球員的個人實力不可能有大的改變,我們要承認不如伊朗和韓國,其他3隊亦不弱于我們。但既然下到場地,實力差的更要有對勝利的渴望、勇氣和決心。否則,你什么資源都沒有,拿什么打比賽?
這大概是一個共識,另一個就是像馬競那樣踢球。西蒙尼的馬競淘汰巴薩羅那的兩回合歐冠可以給我們啟示,相對的藍領打法適合中國隊。首先,我們的主場應該像卡爾德隆球場一樣,在長度和寬度上取最小值,壓縮空間先。人員打法上,用張玉寧做托雷斯,用郜林、武球王扮演卡拉斯科和格列斯曼的組合。另外,12強賽上 ,有4組一周雙賽,5、6天內打2場球 ,這8場比賽部分具備賽會制比賽的屬性,也許,高洪波需要還考慮更多的輪換球員。 (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