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帶我去冒險之二:見證巴西軍警聯(lián)手保衛(wèi)里約
8月3日晚上八點多,我們從北京起飛,轉(zhuǎn)道迪拜和圣保羅之后所乘上的261次航班,順利抵達里約機場。
當我們拖著行李走進國內(nèi)乘客接站廳時,迎面就看到四位荷槍實彈的年輕士兵:他們個頭并不是很高,漂亮的迷彩制服兜里鼓鼓囊囊,顯然是配備了全套野戰(zhàn)裝備的特種兵。
每位特種兵的神經(jīng),都會因為全副武裝那套行頭緊張起來。所以,四位年輕人,都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他們分成兩組控制住了大廳的戰(zhàn)略制高點:一組把住了上二樓的滾梯位置,不僅可以觀察到每位新落地的乘客,而且,一旦發(fā)生意外情況,他們也守住了一二樓之間的交通命門之地;另外兩位戰(zhàn)士則以60度角尖兵探路之式,有意無意地互相掩護著在大廳中巡游。
我悄悄舉起手機,剛要把正在巡游的兩位特種兵拍下來,旁邊卻走過來了一位中年警察。我馬上收起相機,而四位戰(zhàn)士則很快就聚到了中年警察身邊。
中年警察顯然是這四位戰(zhàn)士的臨時領(lǐng)導(dǎo)人:他簡單交待了幾句之后,兩位戰(zhàn)士仍然回到了滾梯的戰(zhàn)位,而他則領(lǐng)著兩位士兵朝大廳的那頭走過去了。
趁他們轉(zhuǎn)身的一剎那,我拍下了他們漸漸遠去的背影。
我之所見到警察就收起相機,是因為知道,特種兵的任何樣子都可以拍,但最好少招警察的注意:軍人是你沒有招他的實際行動,他就懶得理你,而警察卻要擔負防患于未然的任務(wù),所以,他們會主招盤查任何的懷疑對象!沒有任何一位警察愿意當新聞的主角,所以,沒事還是別招他們煩的好!
當然,之所以想拍那幾位特種兵,也是因為他們當時盡管很警惕,但還沒有到一級戰(zhàn)略狀態(tài):他們的沖鋒槍槍口都是朝下的,不是那種子彈上膛、保險打開可以隨時射擊的槍口朝上狀態(tài)。
荷槍實彈,但暫時槍口朝下,這應(yīng)當是對整個奧運會安全形勢的一個真實寫照,一如里約奧運會最高安全長官、里約州社會安全事務(wù)秘書、安全部部長比爾特拉米所拍的那長宣傳海報!
海報上,比爾特拉米也是帶了四位大兵。看來,一位警察帶四個兵,應(yīng)當是里約標配的安全措施!
里約的治安形勢確實不好:就在我悄悄拍攝巴西軍警聯(lián)手的背影時,同行的小嚴同學(xué)接到了朋友圈的飛報:和我們一起從北京乘機飛到迪拜的中國媒體同行,在里約下機后乘車奔奧運村的過程中,遭遇到了槍戰(zhàn),而且,其中一位女記者還親眼到了有人撥槍的那一個瞬間!只不過,看到路邊的巴西小販們都臥倒了,她才意識到她真的遇到了電影中才見到過的槍戰(zhàn)!
還好的是,巴西人向不諱言里約糟糕的治安環(huán)境,所以,在奧運會召開之前,他們不僅提高了警方的戰(zhàn)略級別,而且還讓軍方直接參與了里約的安保工作。所以,巴西軍方的裝甲部隊甚至成建制地對里約衛(wèi)星城的貧民窟進行了凈街威懾形動,也算是開了奧運史上的一個先河。
軍方的介入,讓里約的環(huán)境立即有了極大的改觀。因此,2016年5月,里約州社會安全事務(wù)秘書、安全部部長比爾特拉米再次公開向軍方求援:希望對方能派更多的士兵保衛(wèi)奧運場館等重點安全部位,這樣,被解放出來的警力,就可以深入到社區(qū),確保里約的城市安全及每位客人的安全。
現(xiàn)在,據(jù)說已有41000名軍人,將和巴西警察一起,參與奧運的安保工作.
7月28日,《體壇周報》吳翰副總編率隊飛抵里約,出機場時,就曾遇到了近20名巴西海軍陸戰(zhàn)隊隊員的近距離保護!而且,吳翰老師對這些特種兵的印象也還可以:很酷。
我們飛抵巴西后,并沒看到很酷的巴西海軍陸戰(zhàn)隊員,但卻能夠時刻感覺到巴西警方極具警惕心的存在:
從迪拜飛至圣保羅,剛剛走出飛機廊橋踏上巴西的國土,迎面就在行李顯示牌前看到了兩位腰別手槍的巴西警察:他們仔細地審視著每一位光臨圣保羅的每位乘客,那一臉的嚴肅,和旁邊一位漂亮的奧運女志愿者的微笑,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我拿出手機,很像是那么回事的將鏡頭對準了行李通知顯示牌。女警官立即發(fā)現(xiàn)了我的小動作,很明顯地就向自己的右側(cè)滑行了兩步,明顯是想躲開我的鏡頭!我稍覺不好意思,但仍然還是很抱歉地、不過也是很堅決將她悄悄地拍進了我的鏡頭!
這個過程中,我當然沒敢正眼去碰女警官那凌利的目光:
男警官腰間的手槍是完全裝在槍盒里的,而女警官的手槍卻是敞開式插在槍套上的,也就是說,其是秒秒鐘就可以撥出來用來的!
告別廊橋處兩位嚴肅的警官,我們來到了海關(guān)驗證處。在那里,通關(guān)之前,我們又遇到了兩位警官:他們站在排隊乘客之中,笑瞇瞇地采集著每位乘客右手食指的指紋。
還是出于對警察的及海關(guān)規(guī)則的敬畏之心,更是因為看到有位乘客打電話被一位海關(guān)人員禁止了,所以,盡管我還是很大膽地將手機鏡頭對準了兩位警官,但我畢竟還是借助了前面乘客的肩膀作為了掩護。
都說巴西人的英語不好,但兩位警官的英文“下一位”說得卻非常之好,好得以至于我這個僅有中學(xué)英語水平的人,都聽懂了,而且是毫無障礙地在一位警官的引導(dǎo)下,順利完成了他們指定的任務(wù)。
在他微笑著示意我“OK”的那一瞬間,我對里約治安稍有的一點擔心,變得更小了:
警察的平心靜氣,本身就是對社會安定的一種貢獻!
真的進入圣保羅機場、準備轉(zhuǎn)機到里約的過程中,由于完全是在機場內(nèi)部進行的,而且志愿者的身影隨處可見,所以,除了看到迎面走來的四位巡警之外,我們并沒有看到特別有個色的軍警人員,早就想看看吳翰老師筆下巴西海軍陸戰(zhàn)隊風采的著名籃球記者李淼同學(xué),甚至專門航站樓外面采了把風,但也未能找到那種傳說中的威風。
從里約機場乘車出來,在駐地附近要吃飯時,我們下車就發(fā)現(xiàn)停止場及路口處,都站有一些身穿亮色黃馬甲的中老年人。看到我們注意到這些人物,駐巴西多年的小中老師微笑著解釋道:巴西特色的協(xié)警!
看來,巴西警方真的沒有白和中國的警官們探討奧運安全的絕招:發(fā)動朝陽群眾!
吃完飯,步行回媒體公寓的路上,遠遠地就看到唯一的路口上,停了一輛警車,兩位警察在車旁觀察著行人和車輛,幾位協(xié)警則認真地站在每個方向上指揮著交通。
五分鐘的路上,看到路邊很多身掛奧運標志的外國記者和運動員,都在等不少奧運指南上絕對禁止乘坐的城市快速公交,他們一臉的悠閑,好似對傳說中的危險根本就不屑一顧。
也許,他們的悠閑,只是驗證了俄羅斯的一句哲語:未曾發(fā)生的是危險,發(fā)生了的只是生活!
危險成為里約生活的一部分之后,坦然面對,也就成為了里約的另一部分,而且,這基本上與是否開奧運會無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