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良志:中國足球本來就沒有風格特點
0比1輸給敘利亞之后,高洪波被批得體無完膚。按照中國足球的套路,這是意料中的事情,也是高洪波必須承受的。
我注意到很多人談論國家隊的風格和特點,實際上,數十年來,中國足球從來就沒有真正有過鮮明的風格特點。沒有風格,沒有特點,就是我們的風格特點。這不是一個教練的錯,而是中國足球以前缺少規劃,缺乏實施的結果。
2002年韓日世界杯之后,針對中國足球和國家隊技戰術風格特點的問題,中國足協曾經專門成立專家組,多次召開會議,金志揚等老教練皆在其中。非常遺憾的是,中國足協做很多事情都是為了裝樣子,缺少實施的信心和勇氣。所以,至今中國足球在風格特點上依然“四不像”。
遠的不說,近的有曾經被奉若神明的西班牙人卡馬喬,以及曾經被人推崇的法國人佩蘭。這兩任中國隊主帥,在位時間差不多都是兩年。在兩年的時間里,他們都沒有給中國隊帶來真正的進步與提高,更沒有鮮明的技戰術風格與特點,這也是外界詬病他們的原因之一。
在卡馬喬的治下,中國隊打得一團亂麻。面對伊拉克和約旦,就像是現在的中國隊面對韓國隊、伊朗隊和敘利亞隊,根本就不適應對手的現代化踢法。說直白點,就是無法適應對手的高位逼搶,快速搶斷。所以,世預賽小組賽,卡馬喬率領中國隊提前兩輪出局。
卡馬喬當時有些足球理念還是先進的,比如他用荷蘭球員、西班牙球員的標準確定中國隊的技戰術打法,想法沒錯,甚至更為先進。問題是,中國隊球員的能力達不到要求。卡馬喬固執己見,剛愎自用,打死都不肯降低要求和標準,結果把中國隊搗成了漿糊。
在佩蘭的治下,中國隊越打越亂。面對中國香港隊,戰術上毫無亮點,球員的個人能力也沒有體現,最終主客場收獲兩個0比0。客場0比1輸給卡塔爾的那場比賽,中國隊也是一支無戰術、無組織、無技術、無風格的“四無球隊”。
佩蘭其實更多堅持的是球員熟悉的4231。在對陣馬爾代夫的比賽中,佩蘭指揮失當,在3比0的情況下居然換上防守球員去保住3比0的結果,而不是乘勝追擊。高洪波執教時代,再次面對馬爾代夫,收獲一個4比0,場面和過程比佩蘭時代稍好,但也沒有好到哪兒去。
因為,中國隊的實力擺在那里。偶爾可以打出蕩氣回腸的比賽,但沒有可持續性。就像是可以打出一個好的45分鐘一樣,另外一個45分鐘就可能什么都不是。
球隊的整體來自個體的組合,個體的能力有限,組合在一起也高不到哪兒去。10月6日0比1輸給敘利亞的這場比賽,可以從下面幾點判斷中國隊的能力和實力:1、當雙方實力相近的時候,要看誰踢得更加合理、科學,看誰更有斗志;2、當雙方實力接近、都很拼搏的時候,就看誰踢得更加合理科學;3、當第二點的三個方面都相近的時候,就要看場上球員個體的發揮和教練的臨場指揮能力;4、當球員個體有差距,在場上不能適應對手的現代化逼搶、攔截,不能適應對手的高速度、高頻率節奏時,教練無力回天,出現什么結果都是正常的。
在10月6日的比賽中,我非常欣賞敘利亞球員個體的能力。他們的能力和他們的國家是否戰亂無關,和他們從小接受的訓練有關。個體的特點鮮明,全隊的風格特點也突出。
反觀中國隊,處處受限。
我們過高估計了中超的力量。大家習慣了為外援當綠葉,在大賽中難以成為正式的主角。韓國外援在中超的表現有目共睹,他們的實力同樣來自青少年時代的先進理念和先進培養體系。
當然,如果我們的打法和人員配置安排得更加合理科學一點,表現可能會更好一些。但是,這些和風格特點無關。
最后,再次強調一下,降低期望值,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