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高洪波為何下課? 攻守兩端戰術設計均存敗筆
記者王曉瑞塔什干報道
塔什干時間10月11日晚8點,在本尤德科體育場的新聞發布廳,高洪波的“辭職宣言”簡潔明了,“昨天晚上,我和協會的領導有過一個深入的交流。協會領導認為,目前中國男足存在的問題,應該由主教練來承擔。我明白這個意思。所以,比賽結束了,我現在提出離開。”對于這番話語,不僅很多在場的中國記者頗為震驚,就連一些國腳都深感意外。
賽后在休息室內,高洪波也向球員們通報了這一情況。他的言語很明確,球隊輸成這樣,踢到4輪僅有1分的局面,責任都應該由自己承擔。而且作為球隊的主教練,也應該承擔這樣的責任。“當聽到這樣的說法和消息時,確實感到驚訝,之前沒有料到會是這樣的局面……”隊長馮瀟霆的話,似乎代表著多數國腳的普遍心聲。老將杜威的表達則有些哽咽,“因為我的失誤導致丟球,我要承擔責任,我是對不起高指導的。”賽后接受采訪時,他的眼神若有淚花閃現。
又是栽倒在烏茲別克斯坦隊的腳下,這一幕相比5年前的亞洲杯小組賽末輪,頗有幾分相似。賽前,高洪波在談及那段歷史時,也是豪情萬丈,直言“塔什干之戰的目標就是力爭勝利。”在這方面,他似乎真的絞盡腦汁,但又有些小心翼翼。從開賽之前的首發調整,到孫可受傷后換上姜至鵬,直至下半場又將姜至鵬換下、派遣張玉寧,這一場實戰的打法思路,確實體現出明顯的多變性。而無論從比賽過程還是結果來看,連續調整的效果并不理想。中國隊僅是依靠頻繁的快速反擊,偶有威脅機會的創造,高洪波第一次執教國足時的行云流水場面,終究沒有在這一次12強賽得到展現。
實際上,盡管高洪波在前三輪力推的三中衛戰術,頗受外界爭議。但在進攻方面的打造,他確實動過腦筋。比如對陣伊朗前,高洪波曾經特訓“武磊+張玉寧”的高快組合;而在武漢、西安集訓期間,他也近乎瘋狂地著重練習“兩翼齊飛、傳中搶點”的戰術,而且態度非常堅決。只是這些良苦用心,最終未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中敘之戰,國足在90分鐘之內,幾乎沒有一次實質性的威脅球門,實在令人大跌眼鏡。就連一些國腳都有直言,“我們可能需要更加多元化的進攻戰術。不能說只用一種方法,去針對某一場比賽。當敘利亞人回收密集、屯兵后場之時,我們確實沒有什么機會。”
防守方面,集中的批判則是陣型和用人。首先是三中衛體系,高家軍第一次使用,是在今年6月對陣哈薩克斯坦的友誼賽。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如此力推這套戰術,從結果上來看是不成功的。尤其是在一種近似“背道而馳”的環境之下,即國腳們日常在聯賽中很少接觸三中衛陣型,這種做法自然是有明顯爭議的。此外在用人方面,對于任航、趙明劍等久疏戰陣者的堅持,包括重新起用老將杜威,從實際效果來看并不理想。尤其是此役客戰塔什干,杜威的頭球解圍失誤,間接助攻比克馬耶夫打破僵局;而后趙明劍倉促送給一個角球,由舒庫羅夫遠射鎖定勝局。
不過在足協高層看來,高洪波此時主動提出辭職,是一種很有擔當的表現。“從反映情況來看,確實令人有些意外。但球隊成績不佳,比賽結果不如人意,口頭辭職的做法也很正常。他也應該負得起這個責任。”于洪臣說。
時隔5年再戰烏茲別克斯坦,高洪波的抗烏不敗紀錄(此前戰績為一勝一平)就此終止。他的國足帥位,似乎難逃宿命的輪回。8戰3勝1平4負、12強賽1平3負,高洪波的“二進宮國足”歷程,或將就此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