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U22國足:他們還需更多艱辛和挫折來獲得洗禮!
如今這支夾縫中不受人關注的原95國青,甚至不少媒體都會弄不清他們的“抬頭”——全稱為“中國國家男子U22足球隊”,官方簡稱為“中國男足U22”或是“U22國家隊”,然而不少人卻誤讀成了“U22國青”或是“U22國奧”。當然,業內更偏愛使用“國家二隊”的俗稱,與這支“國足預備隊”的實際情況也最貼切。
史上首支U22國家隊可以追溯到2011年9月底,當時89國奧提前解散,為了延續保留這支缺乏比賽的國足號球隊,特意遴選了89、91年齡段中的佼佼者們組建了U22國家隊。當時像筆者一樣跟隊他們至太原對壘帕爾梅拉斯青年隊者也寥寥無幾,關注度堪比本屆U22。
首支U22國家隊如今有多人已成為國足中堅。然而,正是當年不受待見的他們,卻涌現出了武磊、張琳芃、姜至鵬、張稀哲等國足主力;任航、胡人天等也是國足常客;李建濱、張遠、董學升、劉殿座、雷騰龍、買提江、周云、饒偉輝都有過入選國家隊的經歷;余者也多為目前所在俱樂部的骨干力量。當年幾無人看好的武磊,已經成長為了目前國內足壇的第一本土射手。
可惜的是,這支以89屆年齡段為主輔以91年齡段的第一支U22國家隊,在太原一場比賽過后便壽終正寢——2012年亞足聯決議舉辦U22亞洲杯,偶數屆同時作為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為此,中國足協經研究,并報國家體育總局批準,決定組建中國國家男子U22足球隊——而后91屆球員打完首屆U22亞洲杯預選賽取得晉級后,2014年姍姍來遲的首屆杯賽“更名為”U23亞錦賽,當時為了鍛煉93國奧,破格取代91屆球員踢了首屆杯賽卻叨陪末座;第二屆便是今年初的93國奧巴西奧運預選賽,結果仍舊是輸到底褲全無。
第三屆U23亞錦賽將于2018年年初開打,相比于前兩屆93國奧年齡段“連打兩屆”,第三屆杯賽足協方面決心給原95國青這些太過缺乏比賽的球員們又一次大賽洗禮的良機遂正式組隊。
從最初89屆為主的U22國家隊,到如今95年齡段正式意義上的第三屆U22國家隊,筆者最大的感觸還是相比于85后球員,95后球員的生活條件優越的太多——85后球員多為苦孩子出生,50、60后父母所處的時代,不少都遭遇過下崗等生活窘境。用他們的話來說:“兒時學球的經歷相當艱辛,條件特別苦,甚至連吃飽飯都是一種奢望。當時一雙20來塊的回力球鞋,都要縫縫補補穿到徹底報廢為止,那會兒一雙四位數的專業足球鞋,對我們而言簡直就是遙望不可及的奢侈品!”
然而現在這批95后球員,父母多為60末甚至70初生人,他們這一代已是目前社會的中堅力量,在衣食方面早已可以做到無憂,接觸到這個年齡段的不少家長們甚至直言:“我培養孩子學球,不指望他一定要掙到多么多的錢,當然,現在國內足球環境那么好,一年500到1000萬隨便掙,但不奢求,畢竟不需要孩子養我們。但就是希望兒子能夠踢出名堂,成為球星,至少給我掙點面子吧?!讓外人覺得我培養兒子踢球,也算弄出名堂了!”
僅以武漢四國賽為例,慘淡的球市簡直成了家屬助威專場,不少球員家長一口氣要了10張甚至二三十張球票,不少非武漢本地球員家長,或是直接拖家帶口從臨近城市開商務車直奔武漢,或是高鐵、飛機遠征,差旅開銷相當驚人!有球員家長直言:“兒子終于能在國內正式比賽上亮相,所以必須到現場替他們加油助威吶喊,至少讓他們感受到家人對他們的支持和鼓勵。暫時手頭的生意和工作必須放一放,即使我們的親戚朋友,都想辦法請假調休,無論如何都得來到武漢現場觀戰!”
韋世豪父親(左二)和親戚一塊從安徽來到武漢為兒子加油。現在這批球員也坦言:“爸媽從我10多歲開始決定‘賭一把’正式學球,到18歲以后上成年隊,這些年來的各種花銷,至少50萬以上,不少夸張點的甚至超100萬以上,像在上海擁有8套房的張玉寧那種更不用說了!現在學球,確實很燒錢,說實在的,沒有一定經濟基礎,真的很難走上學球之路。”
因此,對于這代孩子們而言,一雙千元以上的明星代言款球鞋,對于他們而言就如80后球員們兒時的“回力”一樣已是常態。但作為溫室里成長起來的花朵,由于他們相對缺乏了太多吃苦經歷,因此在比賽中的韌勁,打硬仗的能力,確實讓看客們產生了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
或許他們即使不從事足球職業,也能過上衣食無虞的小康生活,但作為目前的國家二隊,可能不少人已經走在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更多努力更多汗水更多拼搏,相比85后一代,或許他們需要靠更多的艱辛和挫折來獲得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