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對于中超U23首發新政 球隊應該多點耐心
3月3日,隨著馬林在比賽第16分鐘令旗一揮,將U23小將王嶠換下,2017賽季中超聯賽在一片目瞪口呆中拉開了帷幕。在足協外援限購、強制U23首發等政策下,2017賽季中超被普遍擔憂為“拐點之年”。新政的影響,比想象中更大。中超的牌局,也變得愈發錯綜復雜。
事實上,首輪有一部分比賽被強行切割為了兩個階段:U23肉搏階段與實際比賽階段。例如山東魯能,在U23球員張巍肉搏了60分鐘之后,劉彬彬上場一舉鎖定乾坤。還有上港,換下張華晨之后,連下5城。當然,魯能和上港是幸運的。另外一些球隊,失去了外援的依托,仿佛一夜被抽走了靈魂。例如蘇寧,高天意首發無所適從,而失去了拉米雷斯的中超亞軍徹底沒有中場可言,被申花血洗。而把寶全部壓在防線上的泰達,三名國產球員組成的攻擊線完全沒有任何作為,打了一場完全看不到任何勝利機會的比賽。
這些,都造成了中超首輪比賽整體情況,沒有像投資那樣高歌猛進。本輪8場比賽攻入19個進球,但是在中超最近十個賽季中,這個數字只能排在第6位。具體技術數據,如傳球等核心數據,更是乏善可陳。只有4張紅牌可以載入史冊。
說到紅牌,主要來自恒大與國安這場中超最“慘烈”的比賽,經歷了13黃2紅,恒大僥幸地在主場拿到3分。國安表現出色,其中的一個點在于,國安擁有首輪表現最好的U23球員,而國安的第4外援克里梅茨本就可有可無,新政下球隊實力不降反升,因此有了客場叫板恒大的資本。打牌不能總靠偷雞。類似的還有廣州富力和貴州智誠,黃政宇和梁學銘都是已經有一定比賽經歷的年輕隊員,他們受到的沖擊更小,也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讓自己孱弱的比賽實力“最大化”。
總體上看,新政對于中超的沖擊,肯定將持續一段時間。未來一段時間,中超發展很可能是波動狀的。至少暫時,按照很多主帥的理解,比賽被割裂為3對3、7對7、1對1三個部分。國產成年球員7對7,就像那張明牌,大家都可以輕松看出。而外援的3對3就像底牌,誰也不知道對手會用哪三名外援組合,他們才是決定勝負的底牌。而U23的1對1,更像是加牌,也許能直接錦上添花堆滿,也許就把自己點爆,而且,對方陣中這個最弱的點,卻無從預測和著手。誰知道他會不會第1分鐘就把他換下呢?這種情況,也將波及爭冠、亞冠、保級三大圈的格局。過去幾年,中超一直在講顛覆,現在,或許狼真的來了。
在首輪過后,說新政對于中超發展起反作用的聲音并不少。其實,貿然對新政給予評判,是有失公允的。本土青年球員青黃不接是多年積弊,新政下中超起步略顯青澀蹣跚,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這就好比一個久病的病人,驟然起床奔跑,磕磕絆絆在所難免。但是,有病還得治,對于整個中國足球,新政的積極指導意義毋庸置疑。俱樂部,還需要給年輕球員更多的耐心;球迷,也需要給新政更多的耐心。
好戲還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