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江看完《摔跤吧!爸爸》紅著眼 王旭想起爸爸的話
記者梁麗娜報道
盛江,是中國摔跤隊教練,目前帶隊在印度參加摔跤亞錦賽。在《摔跤吧!爸爸》上演第一天,他就帶隊員去看了。聽聽他的觀看感受:
電影第一天上映,我就帶著自己的三個隊員去看了,難得有一部以摔跤為主題的電影。說實話,電影第一分鐘開始,全身雞皮疙瘩,很多很多的畫面,看了都不是泛淚花,而是掉眼淚。走出電影院時,大家眼睛都是紅腫的。
我知道很多人去看了這部電影,但作為摔跤人,看的時候跟大家感覺又是不一樣的,因為電影里寄托著我們的情感,很多畫面都讓我們不由得想起自己走上摔跤這條路的點點滴滴。我想起了自己怎么從小山村里走出來,怎么開始練,怎么走到奧運會的賽場上,每個細節(jié),每個點,都是心聲,很容易有一份代入感。
摔跤在中國屬于冷門小眾項目,不被很多人了解熟悉。但愿電影能推動這個項目的普及。出來比賽前幾天,有親戚和朋友都來問我,摔跤的一些細節(jié)和特點,甚至有家人動了念頭想讓孩子去學學,練練,我想這是電影存在的最大的意義。而當下的年輕人,也需要這樣的故事來激勵他們。
還有一個熱點,大家都在關心主人公阿米爾·汗增重又減重的過程。其實這在我們摔跤項目中很常見,尤其是減重。70%的運動員都需要經(jīng)歷降體重這個最痛苦的環(huán)節(jié),一般減個10公斤都很正常。
我還是運動員時,減10公斤體重最困難的可能是最后0.3或0.1公斤。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蒸桑拿都是減重的手段。記得夏天時,在杭州的西湖邊,為了減重,穿著跟雨衣一樣厚的減重服圍著西湖跑,別人都把你當傻子。降到最后降不下去,只能呆在桑拿房,一呆就一個小時不出來。最痛苦的一次,在桑拿房暈過去,教練用冷水潑醒你,直到降下去為止。還有隊員是被教練抬到桑拿房,出汗之后,再被抬出來。摔跤運動員的辛苦,很少有人能真正體會得到。
電影是四姐妹的故事,現(xiàn)在三妹還在練,這次亞錦賽,她參加48公斤級的比賽,過幾天,我要去看能否遇到她們姐妹。
而另一位摔跤隊員,王旭,在2004年雅典為中國拿下第一枚摔跤奧運金牌。如今,她在北體大當一名摔跤項目的老師,在朋友的建議下,王旭去看了這部跟自己項目息息相關的電影:
以前當運動員時,就對印度特別好奇,覺得這是個很神秘的國家,可惜沒去過。這次,他們又拍出了這樣一部電影。電影里兩個女兒訓練的畫面,我們都經(jīng)歷過。競技體育,不苦,不付出,沒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超人的信念是不可能有成績的。而運動員就是看成績說話,成績能體現(xiàn)你的價值,冠軍也是苦日子里泡出來的。
摔跤比賽場上就6分鐘,但臺下都是十年功。有些時候,強度達不到教練的要求時,就會覺得難受。
不過,跟電影不一樣的是,電影里的兩個女兒是爸爸督促著訓練,然后走上冠軍之路的。
我從柔道項目轉(zhuǎn)向摔跤后,練了這么多年體育,爸媽基本上沒見過我訓練或受傷時的樣子。那時都是封閉訓練,也不能讓他們知道,都習慣了,報喜不報憂。爸爸雖然不懂競技體育,但那時跟我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吃苦,怎么能出人頭地,既然選擇,就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