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命令"永不會退出F1 關鍵在于誰做得更干凈
特約記者茅為安報道
“車隊命令”之所以富有爭議,因為牽涉到一位車手把位置讓給隊友。一邊是體育道德和公平競賽,另一邊是集體利益,這成為F1最難平衡的“方程式”。
漢密爾頓在上周末的加拿大大獎賽上,以桿位、最快單圈、領跑每一圈的完美方式第六次在蒙特利爾稱王,慶祝了F1生涯首勝十周年紀念,同時也追平了偶像塞納65個桿位的紀錄——英國人取得本賽季第三場勝利后,隨著維特爾受鼻翼損壞影響無緣領獎臺,將積分差距縮小到12分。
但賽后,最大的焦點,不是漢密爾頓擺脫摩納哥的陰霾,不是梅賽德斯今年首次包攬前二名,不是維特爾從第18名追到第四,也不是希特羅爾首次主場比賽終于第一次在F1拿分,同時為加拿大續約至2029年送上賀禮,而是印度力量使用車隊命令“未遂”。
印度力量在蒙特利爾表現不俗,趁著維特爾計劃外進站和萊庫寧在開局階段險些撞墻,由佩雷茲長期把守著第四,后來奧康也上升到第五。進入最后30圈時,兩輛印度力量賽車緊追第三名的里卡多。當時澳大利亞人用軟胎,速度上不如用超軟胎的佩雷茲和奧康,而法國人因為換胎最晚,輪胎最新,速度稍快。
眼看僵局難以打破,而維特爾已經強勢殺到,印度力量工程師分別同兩位車手交流,特別是與佩雷茲討論讓過奧康,讓后者去攻擊里卡多沖擊領獎臺。但是,墨西哥人堅信自己仍有機會,真誠懇求車隊讓自己放手一搏,而印度力量指揮官沒有采取強硬措施。不幸的是佩雷茲沒有得手,反而受到隊友攻擊。那次攻防讓倆人都損失了時間,讓維特爾漁翁得利,先后超越兩車后搶走第四。
賽后,印度力量老板在推特上表態,先是稱贊車隊堅持了讓車手自由比賽,但最后表示今后要重新考慮如何保證車隊利益最大化,畢竟錯過了今年首次登上領獎臺甚至第三、四名完賽的機會,而且還丟掉了本來穩妥的第四名。
正面 為車隊戰術服務
字面上,“車隊命令(Team Order)”就有別于一般的車隊指示,帶有不可拒絕的行政要求性。F1官方為了制造話題,在直播中越來越多地播出車隊無線電通訊,特別是有爭議性的對話,而但凡涉及同隊車手互換位置,必然最勁爆。
站在車隊的角度上,指示一位車手讓位給隊友,是戰術需要。今年巴林大獎賽上,博塔斯因為輪胎壓力不正常而車速不佳,梅賽德斯兩次要求他讓過漢密爾頓,讓后者去嘗試追趕領跑的維特爾。芬蘭人不由分說地照做,可惜對手優勢太大,英國人回天乏術。同樣,2015年在新加坡,紅牛二隊要求維斯塔潘把位置讓給隊友塞恩斯,以便與佩雷茲爭奪第七,但是荷蘭人明確拒絕。事后,紅牛二隊承認車隊溝通失誤,導致了誤會。
反觀博塔斯毫不猶豫地給漢密爾頓讓車,因為他知道自己的速度明顯不夠,但隊友明顯非常快,更有機會追上維特爾,而車隊渴望的是勝利。同理,去年羅斯伯格在摩納哥遇到了剎車過冷的問題后,也把位置交給了隊友,最終幫助梅賽德斯拿到了比賽的勝利,也是漢密爾頓的賽季首勝。考慮到倆人的世界冠軍之爭日趨白熱化,德國人著實大公無私。
印度力量在加拿大的行為本質上與梅賽德斯、紅牛二隊一樣,都抱著明確的戰術目的,車隊希望速度較快的車手,能超越前方的對手,為集體拿到更好的名次。就過程和結果來說,堅信有機會的佩雷茲和感覺沒被給到機會的奧康,都沒有過錯。唯一錯的,是印度力量管理層猶豫不決,因為作為車手的雇主,車隊與車手的關系本應是自上而下的。只能說印度力量缺乏應對這種情況的經驗。
反面 法拉利的“黑”歷史
“車隊命令”成為F1的敏感詞,而它受到唾棄,很大原因是法拉利留下的斑斑“惡跡”。
2001和2002年的奧地利大獎賽,巴里切羅連續兩次在比賽最后一圈、最后一個彎后等候舒馬赫趕上。前一次他讓出第二名,幫助隊友在積分榜上維持4分的優勢;后一次,巴西人拱手奉上勝利,讓舒馬赫在六場比賽過后確立足夠的領先,結果遭到全場車迷的噓聲,而舒馬赫尷尬地把巴里切羅推上冠軍領獎臺只能起到反作用。國際汽聯沒有干預第一次讓車,但第二次因為影響太惡劣,對法拉利罰款100萬美元,而且隨后出臺了“車隊命令禁令”。
表看上此后車隊都很收斂,但2010年德國大獎賽上,法拉利“明知故犯“。當比賽還剩20圈時,馬薩的比賽工程師斯梅德利無奈地對他說:“費爾南多比你快,你能確認明白這條信息嘛?”很快,巴西人一腳剎車,把第一名交給了隊友。事后賽會對法拉利進行了長時間調查,但最后只是罰款10萬美元,而比賽結果維持不變。賽季結束后,國際汽聯廢除了“車隊命令禁令”,改為懲治任何操縱比賽或有損賽事聲譽的行為。
嚴格意義上來說,法拉利從沒有在通訊中要求巴里切羅或馬薩讓出位置,但“邁克爾在你身后”、“費爾南多比你快”的言下之意非常明確。2002年時的電視轉播還沒有公開那么多通訊內容,直到2008年巴里切羅爆料說,當時法拉利用“合約”以及“更大的事情”威脅他,而且他聲稱有資料可以證明舒馬赫全程洞悉事態發展。
事實上,法拉利為不少業內同行所不齒,其做法之赤裸裸、氣場之強硬倒是其次,最主要是直接造成了比賽結果被人為修改。對于巴里切羅和馬薩的車迷而言,此舉踐踏了兩位車手的努力。而這成為了法拉利和舒馬赫最大的污點之一。恰恰因為這幾段往事,如今每當維特爾和萊庫寧在賽道上的位置互換,總讓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讓車”。就拿芬蘭人在摩納哥痛失冠軍來說,哪怕法拉利真的沒有暗箱操作“計算”出讓維特爾晚進站超過隊友,車隊跳進地中海也洗不清。
然而,最黑暗的“車隊命令”當屬2008年雷諾指示小尼爾森·皮蓋在比賽中故意撞車,來幫助已經進站的阿隆索獲勝,屬于非常惡劣的操縱比賽,與踢假球無異。最終,時任雷諾領隊布里亞托雷被終身禁止參加任何F1比賽。
關鍵 誰做得干凈
如果說法拉利仗著自己在F1的地位,明目張膽地使用車隊命令,而且不怕后果,那么紅牛在這方面真的魔高一丈。直到2013年發生在馬來西亞的“Multi-21”事件,天下人才恍然大悟,原來紅牛一直在比賽中用暗語給維特爾和韋伯傳達命令。
當時比賽接近尾聲,領先的韋伯已經進入引擎保護模式,但維特爾對第二名心有不甘。哪怕領隊霍納要求他不要調大引擎輸出功率去攻擊隊友,殺紅了眼的德國人公然違抗命令,強行超越澳大利亞人,“搶”走了原本應該是韋伯F1生涯第十個也是最后一個分站勝利。
賽后,當韋伯質問維特爾車隊已經說了“Multi-21”時,人們才意識到這代表著2號車領先1號車完賽,反之也就存在“Multi-12”。由于當時車號還是根據前一年車手年終排名來決定,因此“Multi-21”乍一聽,還以為是通過方向盤調整某種設定。
紅牛這么做,自然有其理由。2010年在土耳其,維特爾試圖超越韋伯卻導致兩車發生了嚴重碰撞,結果讓車隊失去了板上釘釘的前二名。這起意外讓倆人的關系出現無法修補的裂痕,而車隊高層痛定思痛,在內部定下作戰條約,同時想出了通訊密碼。
其實很多情況下,車隊不需要在比賽里發出命令,車手之間會達成默契。2007賽季收官戰,馬薩在巴西主場拿到了桿位,但在比賽里心甘情愿讓萊庫寧領先自己。那場比賽,法拉利難得做得“干凈”,只是在第二輪進站時用了簡單的戰術,通過讓馬薩早進戰給萊庫寧創造快跑的機會,而芬蘭人爭氣地搶到了足夠的時間,最沖以一分優勢贏下世界冠軍。一年后,“冰人”投桃報李,在中國舉行的倒數第二場比賽中,把第二名讓給巴西人,讓后者在英特拉格斯決一死戰前,盡可能縮小分差。這樣的“默契讓車”,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甚至還成為了佳話。
也有個別時刻,車隊基于維持公正,實施車隊命令來調換車手的順序。1998年揭幕戰澳大利亞大獎賽,邁凱倫的哈基寧從桿位出發后一直保持領先,身后是隊友庫特哈德,第三則是舒馬赫。比賽中途,哈基寧誤以為車隊招他進站,失去了領先位置。時任邁凱倫領隊丹尼斯當機立斷,在最后幾圈要求庫特哈德減速等候隊友超過,蘇格蘭人也表示同意。賽后,丹尼斯解釋說有人侵入了邁凱倫無線電,向哈基寧發送了錯誤的進站指示,因此車隊必須把勝利還給芬蘭人。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今年的俄羅斯,索伯的威爾雷恩在安全車時段中因為誤解了車隊的意思而進站,從而被隊友埃里克森超過。雖然倆人排在最后二位,但安全車離開后,埃里克森接受車隊的解釋,把位置還給了隊友。
自從1950年F1世界錦標賽誕生以來,車隊命令就成為了無法抹去的一部分。早期的參賽隊或多或少都會發出指令,而受指令的車手也習慣聽令于車隊,畢竟是他們給予了比賽機會。五屆世界冠軍方吉奧在1956年奪冠時,有七場比賽受惠于隊友讓車,沒有人提出任何異議。然后,從60年代至90年代,很多車隊明確扶持一名車手,也沒有人表示不滿。
可以理解的是很多車迷更關注車手個人,但畢竟這是一個以制造商為單位的比賽,是團隊運動,所以車隊有資格要求受其雇傭的車手來實現集體利益最大化。只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車隊命令”一不小心就變成了貶義詞。可以確定的是,這種“戰術”永遠不會在F1消失不見,而且本賽季接下來的比賽中,梅賽德斯和法拉利之間會出現得更頻繁,就看誰的情商更高、做法更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