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人員流動日益頻繁 究竟是趨勢還是曇花一現?
體壇+記者季孟年報道
一直以來,CBA的球迷們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么CBA球隊之間的交易不像NBA球隊之間那么頻繁。但在今年夏天,CBA轉會市場上已經達成了兩樁球員互換交易。球隊流動開始變得頻繁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大勢所趨,無疑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就在今天早晨,吉林隊官方宣布他們與遼寧隊達成了球員交流協議。其中,吉林隊將鐘誠交易到了遼寧隊,換來了高詩巖、廉明和柴長易這三人。在名義上,這是球員交流,可實際上這就是一筆3換1的交易。雖說高詩巖并不會長期留在吉林,只是短期交流,但廉明和柴長易兩人確是實實在在的被交易到了吉林隊。
而在夏天剛剛開始的時候,廣州隊也與江蘇隊隊完成了一波交易,其中廣州隊送出了史鴻飛,得到了江蘇隊的衡藝豐。
在此之前,CBA之中幾乎很少出現球隊之間的球員交換交易,這與CBA球隊的培養體制不無關系。事實上,雖說CBA是職業聯賽,但是每支球隊中的球員都是由各自的梯隊在培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球員的流動就會變得非常艱難。與此同時,還有一些球員的人事關系掛靠在各省體育局,這無疑進一步加大了球員的交流難度。
而NBA則有所不同,從絕對意義上來講,球員們與球隊的依附關系并不是很大,他們都是一個個“商品”,其流動無疑就會更加頻繁。因此,NBA之中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交易出現,只要經理人操作得當,一支實力并不是太強大的球隊會在短時間內就重現競爭力。但在CBA,咸魚想要翻身難度則就大了很多。
在過去的這20多年之中,CBA聯賽總是出現兩極分化這樣的局面。幾年之前,中國籃協出臺三外援政策就是為了彌補球隊之間實力的不均衡。但是,如果沒有一群個人能力出色的國內球員,即便是引進亞洲外援,球隊的總體實力其實也很難有所長進。
對于很多球迷來說,他們都希望CBA能像NBA一樣有更多的球員交易出現。但從目前來看,這依舊是不現實的。的確,今年夏天CBA的交易市場比以往更為火熱,但從CBA的整體環境,和市場體系來看,想要有一套完成了球員流動體系依舊還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
不過,自從姚明擔任中國籃協的主席之后,CBA的改革與發展也在不斷進行著。北京時間昨天,姚主席更是說道:“整個社會在變化,我們(籃球界)必須跟上變化。”因此,雖說CBA球隊之間的人員流動并不常見。但這已經是大勢所趨。在未來,球隊之間的球員互換交易一定會更為頻繁,各支球隊之間的實力差距也將被進一步縮小,CBA自然也會更具觀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