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桐若想再創佳績 情緒管理將成突破關鍵
體壇+特約記者聞風報道
從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起,李昊桐的名字再次刷爆高爾夫人的朋友圈。在第146屆英國公開賽單輪打出63桿,不僅對于這位21歲的小伙子是個驚喜,對于中國的高爾夫圈子,更是一劑強心針。這位90后的年輕人,讓無數紀錄作古,為中國高爾夫在大滿貫賽場上有了新的標簽。
賽后采訪,有好事的外國記者提及兩周前的“下水撿桿”事件,李昊桐也直面回應:“我媽媽當時并不知道我把球桿折斷了。她只是想幫我。總之這件事我對她很抱歉。”
大滿貫第三名,誰也沒有想到能有一個中國球員在這個時間點達成這樣的成就。在率先完賽,取得會館領先時,甚至所有人都開始了關于捧杯的美好想象。的確,這樣的成績一定不是終點。
與大部分中國高爾夫球員中庸內斂的性格不同,李昊桐對于自己的喜怒表現得更加外露。他的心情會伴隨手感和成績起伏,并本真地反應在言行間。所以關于李昊桐,我們不僅能看到他披荊斬棘的不菲戰績,看到他為高爾夫付出的艱辛和努力,也同樣能看到他的真性情。
除了幾周前折斷推桿,2016年深圳國際賽,他當眾對雨傘撒氣又踹又踩的畫面也被很多球迷牢記。就連歐巡賽新聞官都知道,賽后能否采到李昊桐是不確定的,也正是這一份“張揚”與“個性”,讓人們時而對他贊嘆不已,又時而對他嗤之以鼻。
放眼高壇,數得上名的球員其實多少都會有些“個性”。扔桿、摔桿的事情小麥、斯皮思也都做過,就連老好人馬特·庫查爾也被抓到習慣性爆粗口。但所有人都知道,想要取勝,這些個性是需要被控制的。
做好自我控制,不被情緒所支配,不僅僅是因為公眾形象、公眾人物的責任與引導,更因為高爾夫這項運動本身。一方面,高爾夫的禮儀與品格是高爾夫運動幾百年發展的積淀,應當得到傳承和尊重;另一方面,對于精密的高爾夫揮桿動作,任何一塊肌肉的變化都可能對擊球的結果造成影響。因此保持情緒的穩定與注意力的專注,是保證良好成績的基石。
英國公開賽決賽輪,在第18號洞四桿洞球道,正準備第二打的李昊桐對球童說:“這一桿我想打得激進一點。”過去10個洞抓下6只小鳥后,李昊桐把自己的信心也傳遞給了搭檔。隨后他一桿攻上果嶺,留下4英尺小鳥推,并成功抓到收官鳥。
狀態來了,便敢拼敢打,或許這種沖勁也是因為他的“任性”。希望他能自如運用自己的情緒化,把握好“A面”,控制好“B面”,讓心智與球技一同成長。我相信,一個更加沉穩成熟的李昊桐,絕對可以擁有更廣闊的天地,也絕對更加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