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排亞錦賽無緣4強仍看到進步 洋主帥注入新觀念
體壇+特約記者鴻昆報道
北京時間7月30日,2017年亞洲男排錦標賽中中國男排以0比3負于韓國隊,歷史上首次無緣亞錦賽的四強。
縱觀整場比賽中國隊一傳到位率極低,無論是主攻手仲為君、季道帥、劉力賓,還是自由人童嘉驊一傳都不穩(wěn)定,都在比賽中出現一傳直接丟分的現象,因此我們的一攻只能組織大量的調整強攻。而中國男排目前主攻硬碰硬的強攻能力不足,致使大量的調整強攻需要由接應江川擔任,自然造成對方容易攔防,致使一攻成功率不高,一攻不下球也導致隊員在場上心態(tài)不穩(wěn)定,從而影響技術發(fā)揮。發(fā)球能力不強,不能給韓國隊一攻制造麻煩,中國隊在發(fā)球得分上2比9落后,也讓攔防壓力增大,我們的攔防布陣完全跟不上對手進攻的速度,并且后排防守隊員經常兩個人取位重負,漏洞較大。
雖然歷史上首次無緣亞錦賽的四強,但我們還是看到中國男排在洋帥洛薩諾執(zhí)教之后一些技術環(huán)節(jié)的進步。一傳到位的情況下,副攻陳龍海與饒書涵的進攻比之前果斷堅決,而且也打出了不少開網快攻,這在以往是不多的。自由人充當第二二傳手,這是現代排球發(fā)展的趨勢,而之前我們很多情況下是由接應來調整,這樣在右翼失去了一個進攻點,即使自由人來調整也大多采用墊傳的技術,這次亞錦賽看到童嘉驊多次采用上手傳球來調整,甚至多次跳傳,這些都是觀念上的提升與進步。
本次亞錦賽中國男排幾乎派出了各個位置上國內最好和最有潛力的年輕球員,但很多球員在國內聯(lián)賽都打不上球,比賽經驗欠缺,閱讀比賽能力自然不強,這些都需要時間來積累。而世界頂級男排隊員的巔峰期大多在30歲左右,他們技術成熟,比賽經驗豐富,在困難球的處理球更加得當。
我們的球員由于早期在基層隊訓練不科學,在應該訓練技術的時候過早進行負重身體素質訓練,導致身體提早透支,傷病過早的積累,很多球員在26、27歲最應該提高的年紀身體開始出現問題,從而影響訓練和比賽。在技術成熟之后,很多隊員身體已經不能承受高強度的訓練和比賽,也過早的結束職業(yè)生涯。近些年看來,像前國家隊主力接應袁志、自由人任琦這樣長時間保持在高水平競技狀態(tài)下的員少之又少,他們訓練成長的經歷是非常值得學習與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