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國際化,根在中國
記者謝銳成都報道 象棋國際化一直是中國象棋協會的一大目標,此次“四川航空杯”全球象棋雙人賽是近些年象棋國際化的一大成果展示,看到特級大師們與來自德國、法國、英國、美國、荷蘭、芬蘭、俄羅斯等國家的象棋棋迷聯手共弈一盤棋,每位象棋人內心里都會為之高興、欣慰。
除去越南、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等亞洲國家,來自歐美的參賽者絕大多數與亞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像來自德國的吳松月、陳家錫都有著一半的中國血統,他們的媽媽是中國人;德國的薛涵第、英國的陳發佐都能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美國的杜國勝是美國和越南混血兒,頒獎儀式上采訪冠軍、越南賴理兄時,還得請出杜國勝,先將越南語翻譯成英語,然后再將英語翻譯成中文。
真正喜歡中國文化、喜歡象棋的歐美人其實僅有荷蘭納布斯、芬蘭鄧明高、法國澤維爾、澳大利亞安格斯·麥克、俄羅斯魯緬采夫寥寥數人,他們因各種機緣喜歡上中國文化,喜歡上象棋,但這樣的歐美人還是太少。
究其原因,與國際象棋在歐美流行不無關系,歐美人自小就接觸國際象棋,一如中國人從小就接觸象棋一樣,讓西方人下象棋和讓中國人下國際象棋是一樣的道理,心理上有一個漫長的轉變過程。因為兩者下法相近,且棋子形狀完全不同,因此,歐美人下象棋,就得先讓他從心理上剔掉國際象棋,何況他還得先學中文,認識車馬炮仕相兵。
因此,除非有中國人在歐美扎根生活,將中國文化包括象棋傳遞給西方人,他們才有可能接受,而且還要從小孩學起。就像中國成年人習慣了下象棋,突然有一天要改下國際象棋,除非有強大的外力迫使他去改變,否則幾無可能。但小孩沒有這方面的心理羈絆,他們就是一張白紙,怎么涂鴉取決于父母最初的教育引導。
現在象棋在海外的推廣有國家力量,但象棋界的主要目標還是應該放在國內,讓國內更多的人接觸象棋、喜歡象棋,進而由他們自發地向海外推廣;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強大,文化上的自信將愈發成為現實。將來,無論是政府力量支持,還是企業文化投入,本土文化中的象棋自然會獲得其應有的地位。未來歐美人士以學中文為時尚,以學象棋為高端,那便是象棋的另一種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