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勒普登頂再造尷尬 無冕球后太水or一滿貫太幸運
體壇+特約記者弈桑報道
哈勒普三次距離世界第一只差一步之遙后,終于在中網苦盡甘來搶下“球后”權杖,然而令她頗為尷尬的是,她確定登頂后的第一場比賽就輸掉了,輸得還是一場非常重要的比賽—皇冠賽中網的決賽。聯想到她上幾次錯過世界第一的情節,像法網、辛辛那提站決賽這樣的重要時刻,所以并不是她發生了蛻變,只是多了一點運氣,而這已經是世界第一本賽季第7次輪替!
世界第一之所以在今年如此頻繁的更換,就在于球員的積分差距很小,沒有一個人具有絕對的統治力。哈勒普和卡?普里斯科娃能登上世界第一,更多靠的是穩定發揮。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奧斯塔彭科和斯蒂芬斯這兩個大滿貫冠軍,排名卻未進前五甚至前十,而是憑借著大滿貫期間的超常發揮取得了生涯的巔峰時刻。
這似乎就形成了一個悖論:有些選手靠穩定的表現可以登頂第一,卻始終無法捅破大滿貫的窗戶紙;另一些選手發揮起伏很大,卻憑借著兩周的出色發揮拿到大滿貫。到底是前一種太水,還是后一種太過幸運?
其實這樣的爭議從十多年前的克里斯特爾斯和毛瑞斯莫就開始了。當時兩人都是在沒有大滿貫的時候拿下了世界第一,成為無冕球后,當然后來兩人都打破魔咒拿下了大滿貫。但從2008年開始又產生了揚科維奇、薩芬娜和沃茲尼亞奇3位無冕球后,再加上今年的普里斯科娃和哈勒普,無冕球后達到了5人,而總共登頂世界第一的人才只有25個,也就是說其中有五分之一沒有拿過大滿貫!
而從2008年開始,沒有登頂過世界第一的“一滿貫”則有斯齊亞沃尼、斯托瑟、巴托麗、佩內塔、奧斯塔彭科和斯蒂芬斯等,數量甚至更多,為什么這種極端情況最近幾年集中爆發?這與黃金時代結束后留下的權力真空有關,當小威只專注于大滿貫時就容易產生“無冕球后”,比如揚科維奇、薩芬娜和沃茲尼亞奇,她們的穩定性與哈勒普相比有過之無不及,但無奈大滿貫決賽總是會遇到小威、小克這樣的選手;而當小威狀態不好甚至被提前爆冷時,就很容易產生“一滿貫”;今年小威不在,這兩種極端的情況就毫不意外的同時發生,成就了WTA史上最混亂的一年。
那么,無冕球后和沒有登頂第一的大滿貫冠軍,哪個更沒有說服力?排名系統誕生半個世紀以來,總共才有25個世界第一,卻有上百個大滿貫冠軍,從這一點來說,似乎世界第一更為難得。但有些人登上世界第一的分數,放在其它時間甚至排不到第二。
所以這永遠是一個充滿爭議沒有答案的話題,因為大滿貫靠的是兩周的杰出表現,世界第一靠的則是一年的穩定發揮,只有杰出又穩定才能讓爭議停止。除此之外,它們就像是存在于兩個維度并行不悖的概念,考察的是不同方面的能力。然而,既有充滿悲情色彩的世界第一,又有意想不到的“一滿貫”,遺憾與驚喜在一個空間里同時上演,這難道不是網球魅力的一部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