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中國足協發布足協新政。對于中超強隊來說,他們不得不把特謝拉、熱爾維尼奧、埃爾克森這樣的超級外援放在板凳上,球隊實力大幅下降。不過,對于像延邊與遼足這樣的小球會來說,足協的新政,或許是近乎毀滅性的打擊。
外援出場:拆東墻補西墻
上賽季,延邊隊的整體打法頗受好評,他們靠著不那么強力的外援,幾乎打到了中超前半區。不過事實上,在延邊的戰術體系中,河太均的做球、金承大的速度、尹比加蘭的組織、斯蒂夫的個人能力與尼古拉的補鍋缺一不可,最多缺一。而本賽季,由于崔民的離隊,延邊隊不得不在薄弱的后衛位置上留下兩名外援,中鋒河太均無奈離隊。賽季一開始,無論是放棄尹比加蘭,還是放棄斯蒂夫,都讓延邊的進攻無比滯澀。盡管為延邊攻入賽季首球,金承大還是被延邊無奈放棄。后防線上,哪怕古茲米奇的表現其實并不遜于上賽季的尼古拉,但球隊的整體失勢,讓這位匈牙利國腳無法真正穩固延邊后防。隨著賽季中期尹比加蘭的離隊,樸泰夏徹底進入了外援輪著上換手氣的狀態。
尹比加蘭、斯蒂夫與金承大的黃金組合,受困新政再難同時登場
與延邊不同,上賽季的遼足,其實已經習慣了缺少外援的狀態。不過本賽季,遼足引進了克魯澤與霍蘭德兩名頗為實用的亞外。可惜就在二人加盟幾個小時以后,外援新政不期而至。隨著楊旭的加盟,球隊的天價外援烏賈被放在了板凳席上。盡管克魯澤發揮出色,但楊旭不那么出色的狀態,還是讓馬林把烏賈放回了主力陣容。這也讓遼足的邊路,再無突破能力。
外援心態:出場寥寥人心思變
外援無法登場,除了給教練帶來了選擇困難。對于外援自己來說,更是糟糕的體驗。如果說強隊外援能夠靠高額的薪水與一場場勝利安慰自己,中小球隊的外援,拿著不那么高的薪水,在看臺上看著一群球技遠不如自己的國內球員,給球隊帶來一場場失敗,顯然是一種糟糕的體驗。賽季中期,金承大還是與延邊一拍兩散,心情郁悶的金承大,在回歸韓國足壇之后,馬上便因為飛踹對手被禁賽七場。
金承大與延邊一拍兩散,遼足與澳洲雙雄則堪稱不歡而散。由于烏賈、阿薩尼與詹姆斯的鐵三角實在無法撼動,哪怕克魯澤在有限的3次出場中發揮出色,也無法擠入遼足的首發陣容,更不要說發揮平平的霍蘭德。最終,薪水被拖成為了二人離隊的導火索。現實也讓兩支球隊的外援思路發生了變化,兩隊不再把幾名外援放在不同的位置上,遼足選擇了與烏賈位置相同的貝卡曼加,延邊則一口氣引進兩名邊路球員——或許看著自己位置上的球員比自己強,心里也會服氣一些。
U23出場:人才匱乏純屬湊數
遼寧,中國足球人才的搖籃;延邊,出產的朝鮮族球員在轉會市場上頗具歡迎。遼寧與延邊出產的中超球員,甚至無需舉例,一個數字即可說明:本賽季,中超賽場上共有94名遼寧球員以及37名吉林球員,分列中超球員省份排行前兩位。兩隊也是本土化做的最好的球隊。
不過市場化的大潮讓兩隊都無法留住自己的人才,遼足這邊,成年隊連年失血眾人皆知,青年隊也早已被挖的一干二凈。延邊隊這邊,賽季初的南松事件,正是延邊隊后備人才匱乏的縮影。賽季第一場,遼足便把人們期待中的開場換下U23變成了現實,王嶠以這種方式被載入史冊。事實上,隨著高天意、楊立瑜的逐漸成熟與博阿斯對韋世豪、魏震的使用增多,遼足與延邊已經成為了中超使用U23球員最少的兩支球隊。更為可怕的是,兩隊沒有涌現出任何潛力新星,只有賽季末的楊帥,能夠貢獻差強人意的表現。下賽季U23不得少于外援的“新新政”,恐怕會讓他們的日子更加難過。
當然,實力不濟,資金短缺,才是延邊與遼足降級的根本原因。不過,新政的到來,著實成為了兩隊降級的催化劑。對于兩隊來說,無需評價新政的利弊,調整自己,利用好自己強大的造血功能,留住人才,適應新政,唯有如此,延邊與遼足才能在未來閃亮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