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西野朗:逃避可恥但有用 邁阿密奇跡后的痛
體壇周報記者張陽源報道
賽后,記者在自己的朋友圈中看到一位同行對日本與波蘭這場比賽做出了自己的點評,他認為這場比賽使得日本隊得到的東西遠比失去的東西多得多。唯結果論,這場比賽對日本隊來講是再完美不過的,西野朗也成為了岡田武史之后,最為成功的本土教練。但最后10分鐘在伏爾加河畔滿天噓聲中進行的消極比賽,令日本足球在過去數年時間里積攢起來的正面形象開始黑化。對內,這不符合球隊所宣揚的仁、義、禮、智、信、忠、誠的“藍武士精神”,令無數以球場上那些奔跑的藍色身影為偶像和榜樣的足球少年失望不已;對外,則令眾多被日本足球所吸引的球迷感到失望,包括記者本人在內。而親手導演這樣一出大戲的主帥西野朗站上了風口浪尖,縱觀他的職業生涯,年過六旬的“委員長”,依舊沒有能夠擺脫爭議。
西野朗臨危受命,并帶隊在不被人們看好的情況下連續在強敵哥倫比亞和塞內加爾身上拿到分數,出線形勢一片大好。對陣此前2連敗的波蘭,外界對他和球隊有了不一樣的期待。但就是在這種期待面前,西野朗選擇了自己的第1次逃避。他通過大幅度調整首發球員的方式來展開一場巨大的賭博,按照西野朗在賽前自己的說法,嘗試輪換的最大目的就是為了節省球員的體能。那么問題來了,在這場比賽中節省體能的目的很明顯是為了今后的比賽,但這是賽會制比賽,本場稍有不慎可能就會沒有下一場。既然西野朗敢于這么做,那么就說明他已經篤信球隊可以最終晉級16強。這種自信來自哪里?是一種純粹的賭徒心態。
西野朗的第2次逃避或者說賭博則發生在比賽最后10分鐘的時候,在得知哥倫比亞1-0領先塞內加爾之后,之前還嘗試換上乾貴士不斷對波蘭隊大門“叨擾”的西野朗給隊員們傳達了可以利用后場倒腳來拖延比賽時間的方式,以保住0比1的“勝果”。但這一做法是極其冒險的,因為塞內加爾只要取得一個進球,那么他的所有如意算盤都會落空。但西野朗依舊“華山一條路”。
賽后,日本隊上下全隊口風倒是高度一致,他們表示這是為了獲得比賽勝利的一種方式而已。西野朗則極力維護弟子:“這并非球員們的本意,這種方式也是成長的一部分。”言外之意,這種“消極”做法全部是自己的安排,和隊員們關系不大。無論如何,在這個時間點上,面對外界巨大的輿論壓力,西野朗沒有再逃避,而是迎難而上。這種割裂,正是西野朗最充滿爭議的地方。
熟悉西野朗的人都知道在22年前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小組賽首輪他曾經帶領日本隊戰勝了巴西隊,創造了驚人的“邁阿密奇跡”。但那場被奉做“神話”的經典背后則是來自日本國內的巨大質疑聲,輿論認為他的球隊過于消極,通過死守拿到勝利,令人不齒。從這一點上我們就能夠看出,西野朗在執教早期其實就是一個很務實,略顯功利的人。更重要的是,雖然擊敗了巴西,但由于日本隊在第2輪0比2輸給尼日利亞,最終導致自己在與巴、尼2隊積分相同的情況下因為經凈勝球劣勢而無緣出線,這深深刺痛了西野朗。
如今,在關鍵時刻接手球隊,體現了西野朗身上的勇氣,說明他絕非懦夫。在對陣波蘭面前,國內輿論對于球隊的期待親已經從此前的“少輸當贏”成為了“闖進8強。創造歷史”,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下,西野朗“逃避”了。他收起鋒芒,利用一種最危險,也最務實的賭博方法拿到了人們最為期待的結果。
浪漫主義雖然美妙但并不能夠和成績畫上等號,荷蘭郁金香的悲哀就是最好的注解,西野朗深諳此道,適當“逃避”未嘗不可,收獲結果才能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