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柴夫
林書豪剛剛因為感覺自己被NBA聯盟所拋棄而淚灑演講現場,這位華裔后衛一直在為立足NBA而奮斗,而他也確實經歷了比常人更多的困難。
2016年,美國當代作家邁克爾·劉易斯出版了一本名為《The Undoing Project(思維的發現)》的書籍,里面有一部分內容是火箭總經理達雷爾·莫雷談論當年選秀時錯過林書豪的事情。
2010年林書豪從哈佛畢業參加NBA選秀,當時他的幾項動態體測數據相當出色,但人們對華裔球員身體能力不行的刻板印象已經根深蒂固,甚至到了數據擺在眼前卻依然選擇無視的地步。
“他在我們的模型中脫穎而出,”莫雷談到林書豪說,“通過我們的模型預測,他應該在第15順位左右被選中。”但最終莫雷沒有相信自己的模型,他放棄了選擇林書豪,事實上沒有任何一支NBA球隊選擇他。盡管客觀數據證明林書豪不錯,但一眾專家的主觀態度欺騙了他們,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林書豪只不過是一個運動能力沒那么糟糕的亞洲小孩而已。
一年之后,火箭開始觀測球員們在比賽中前兩步的啟動速度,結果他們發現在所有被統計的球員里,林書豪的第一步是最快的。他的爆發力以及高速移動中的變向能力遠遠勝過大部分NBA球員。
“他擁有著不可思議的運動能力,”莫雷說,“但現實卻是每一個該死的家伙、包括我自己,都覺得他的運動能力不行。對此我真的找不出任何理由,原因只能是他是一個亞洲人,而我們有著嚴重的刻板印象。”
與其說這是種族歧視,不如說這是刻板印象,就像中國普遍存在的“女孩子到了高中成績容易被男生反超”,“長頭發的男生不是混混就是搞藝術的”。這些NBA高管并沒有因為林書豪的華裔身份而看不起他,他們也很后悔錯過一名真正優秀的球員,但他們大腦里有個聲音提醒著自己,這個華裔小孩不行。
關于林書豪的事情,2012年《體育畫報》專欄作家菲爾·泰勒專門撰寫了一篇文章,里面有這樣一段話。
“即便我目睹著林一步步成為了哈佛的明星,即便每一次看他在高中或者大學打比賽我都會眼前一亮,即便他在夏季聯賽對抗約翰·沃爾時發揮驚艷,完全不像是一名落選秀對抗狀元秀,但我還是對大部分人不看好他能立足NBA感到毫不奇怪。”
“我知道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林之所以那么快被NBA各隊放棄,是因為人們很難相信一位亞裔美籍球員能在NBA打好控衛,這也是我恨不得給自己一嘴巴的原因——即便我已經親眼所見,但我還是選擇了和別人一樣相信刻板印象,而不是提出質疑。”
泰勒是一位非裔作家,他沒有任何理由歧視林書豪,但還是因為刻板印象不看好這位亞洲人,這種情況在整個聯盟相當普遍。
這些故事讓我們能更好地理解林書豪為何會感嘆人生艱難,立足NBA艱難,因為他為了打破成見付出了比旁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走過了更多的彎路和坎坷。而等到他好不容易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傷病卻開始找上門來。在籃網的兩個賽季,書豪先后經歷大傷,他在巔峰期喪失了自己最大的武器(速度),然后才淪落到今日地步。
眼下的書豪還沒有得到NBA球隊的招攬,他的下一步仍是未知數。但即便無法再立足NBA,他也已經做得足夠出色,林書豪的存在讓人們意識到了,黃種人也可以和其他膚色的球員一樣在NBA獲得成功,特別是在后衛這個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