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特約評論員王子星述評
大衛和歌利亞,已經是很古老的傳說了。而現在有時候會指代“弱小”去挑戰“強大”并勝利的故事,這樣的故事永遠是那么的動人、那么的令人欲罷不能。
在這個晚上,土耳其人就差點做到了。
你還別說,傳說中的“大衛”距離土耳其并不遠,如果成功了,那么這個晚上一定會讓遠在地中海邊的球迷們瘋狂。不僅僅報了主場舉辦的世錦賽決賽中大比分輸給美國隊的仇,關鍵是他們真的讓美國隊“不穩”了。
不知道今天有多少人在比賽的前三節中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這張圖,我第一節就分享了,然后第三節還自己轉發了一次。
而在客場享受了“MVP”待遇的奧斯曼,賽前就說了我們要去戰勝美國隊,我們知道我們可以,而且我們一定能做到。
而直到奧斯曼在第四節行將結束時,不計后果地撲倒了投籃的塔圖姆,白送給對手三次罰球的機會,塔圖姆三罰中二進入加時賽之前,有多少人真的認為他們能贏呢?
我得承認,我真的沒想到土耳其打得那么好。
第四節最后的12.3秒,奧斯曼投籃不進,伊利亞索瓦從斜縫里殺出,輕輕一點,補籃命中的時候,土耳其隊本場第一次領先,全場爆發出了宛如主場般的歡呼。那時候,我也真的想看看“巨人歌利亞”倒下的時刻呢。
歌利亞所向披靡,美國隊又何嘗不是,在他們熱身賽輸給澳大利亞之前,這支球隊不管來來回回有多少球星去留,但是他們13年未嘗敗績。78場比賽,凈勝對手2300分,這就是難以戰勝的巨人。
這就是所有人期待擊敗的歌利亞,不管那個大衛是誰。
機會來了,大家都知道這支美國并不能算是“最強狀態”的巨人,但是他就在那,只要能戰勝他們,誰會手軟呢?
于是我們能看到,當土耳其意識到他們“有機會”的時候,打的是那么的出色——進攻流暢、防守嚴密、部署清晰。從球員到教練到球迷,可以說都給這個夜晚創造歷史做足了準備。
尤其是那12.3秒之前。
可是當你真的能贏的時候呢?
奧斯曼的飛撲明顯就是慌了神,不計后果,如果讓他冷靜下來,他肯定不會那么奮不顧身;
埃爾登加時賽被罰出場的時候,土耳其選擇同樣搏命上小陣容,而放棄了自己的本身最大優勢,似乎場邊的智慧也離開了土耳其;
而最后巴爾貝和奧斯曼連續四次罰球全部打鐵,不僅僅給了美國最后贏球的機會,關鍵還讓我們忘記了美國隊特納那個邊線球戰術失誤。有時候我們的記憶就是這么殘酷,獲勝的一方,總能讓我們忘記一些問題。
最后米德爾頓穩穩罰中,除了技術到位,肯定也是和心理強大有關系。我不知道是不是奧斯曼不適應MVP的呼聲,或者是巴爾貝因為想贏而最后技術有點變形,我們可以說遺憾、可以說“雖敗猶榮”——盡管我也不太喜歡這個詞,但公平的說,想當“大衛”,不堅持到最后一刻,也是只能功虧一簣。
歌利亞也許真的不夠強了,也許他不在最佳狀態,但是如果“大衛”因此背上了想贏的包袱,最終還是得落得被巨人用經驗打趴下的命運。
想跟高手過招,真的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點點失誤,就是生與死得差距,沒辦法,這就是想當高手必須付出得的代價。不過至少土耳其讓我們看到了這個“歌利亞”倒下的可能性,不過當這支美國真的遇到西班牙、法國、塞爾維亞的時候,誰是真的“巨人”還說不定呢,所以啊,“大衛”你還是長點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