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評論員 駱明
本賽季中超將在周末落下帷幕,關于明年中超的一系列變革舉措也在緊鑼密鼓地探討中,并通過媒體公之于眾,探探風聲。一些關于年齡的提議引發關注,諸如“球隊若多于8名26歲以上國內球員,則不可再引進26歲以上國內球員”、“中乙新賽季只能上3名30歲以上球員”等。
不難理解這些提議的初衷:中國不是青訓水平差嗎?那就讓年輕人多踢比賽,讓他們水平盡快提高吧。這與中超從2017年開始實行的“U23政策”異曲同工。且不說這些政策是否有悖勞動法規,僅從足球本身來看,這些舉措無不嚴重違背了足球規律。
別人家的孩子
通常來說,職業足球運動員在20歲出頭開始冒尖,25歲后逐漸達到身體和能力的巔峰。馬拉多納和羅納爾多都是22歲第一次在世界杯出場,26歲完成捧杯夢想。梅西率阿根廷進入2014年世界杯決賽時也是剛滿27歲。
當然,現在的年輕人普遍早熟,成熟期可能提前。例如阿賈克斯現在提倡打破年齡限制,讓17、18歲的小孩挑起大梁,代表作是德容和德利赫特,他們年紀輕輕便成為荷蘭國腳,在歐冠中打出身價,登陸頂級豪門。
但那是“別人家的孩子”,中國足球完全相反。近十余年成長起來的中國球員,年輕時普遍接受的是不正確的青訓,“落下的功課”太多。名宿沈祥福曾出任現在這支國奧的中方教練組組長,他直言隊員“基本功太差”,臨時帶隊時,他不得不向隊員傳授足球的基礎要領。
于是,中國的青少年球隊在亞洲已沉淪多年,只能贏贏超級魚腩,對陣東南亞球隊都難占上風。幸運的是,與東南亞球員相比,我們的球員還能在中超“淬火”,在大牌教練的指點下、在與大牌球員的對抗中提升自己,難有質變,好歹有量變。于是,我們的球員普遍“晚熟”,26歲才“開竅”,30歲才“踢明白”,基本落后歐美職業球員四五年。
接受“老齡化國足”現實
青訓無法驟然改觀,球員成熟期滯后,因此,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老齡化國足”都會是常態。國足兩周前負于敘利亞,隊中有11人達到30歲,平均年齡28.6歲(敘利亞為25.5歲),首發陣容中更是只有3人低于30歲!
以前我們常感嘆中國球員退役太早。感謝職業聯賽的進步,有了外國高水平教練和專業團隊的保障,不少老將火得很。39歲的鄭智仍能率恒大戰勝上港,周挺剛以40歲零291天成為中國頂級職業聯賽最老球員,38歲的王棟在中甲上演兩雙表現……
我們應該接受現實,并珍惜“老將”。如果上述政策付諸實施,那么中國球員剛過23歲,基本功總算有了點長進,突然被U23搶走飯碗;過了26歲,剛有點“開竅”,卻發現在中超找工作已不容易;到了30歲,好不容易“踢明白”,卻無奈面臨失業。他們如何持續提高自己?
毫無疑問,這些“土辦法”損害了中國球員的正常成熟,將大大影響國家隊成績。過去我們經常批判“出線足球”,以傷害聯賽的方式,來力保國家隊成績。而這些“照顧年輕人”的政策,既傷害聯賽,又損害國家隊。誰能告訴我,這究竟是為什么?我是真沒想通,或許我的足球智商需要充值了,恐怕還得辦個5G流量包。
國奧打馬來西亞都得靠絕平驚險出線。
高薪傷害年輕人
有人可能會說,U23政策,多少還能惠及國奧隊吧?問題是,這一代(以及未來一至兩代)球員青訓水準不夠,奧運會亞洲只有3個出線名額,國奧出線甚至比國足沖進世界杯還難,“拔苗助長"有何意義?
出線的好處虛無飄緲,壞處倒是實實在在。U23政策出臺后,中超教練排兵布陣傷透腦筋,管理者出臺各種變通規定。而更大的受害者,是球員自己。
“U23政策”出臺后,年輕球員身價扶搖直上,薪水暴漲,不愿意留洋,留洋也是為了鍍金回中超。目前正在討論的政策,有一條是“U21球員年薪不得超過100萬人民幣”,難道這不是U23政策自釀的苦果?
年紀輕輕拿到高薪,無益于球員心態。尤文圖斯的德國中場埃姆雷·詹,日前發表了一段令人深省的講話。他認為,高薪是年輕一代不愿努力的一大原因,“如果在青年時代就買得起很多東西,你就會感到滿足,你還會向誰證明自己的能力?為什么還要在訓練場上折磨自己?”
“足球從娃娃抓起”。中國抓青訓,是應該抓6歲至15歲之間的“娃娃”。球員長大后,任其在職業聯賽中優勝劣汰即可。年輕球員,應該在與中生代、老將們的PK中錘煉自己,而不是在保護中消磨斗志。真想出臺政策,不妨照搬足球先進國家的經驗,例如學習西班牙,讓“B隊”參加次等級職業聯賽。
結論:中國足球一切“照顧年輕人”的政策,都是好心辦壞事,一條都不該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