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林良鋒
福特名垂青史,另有一事。
但福特不是主角,桑德蘭才是。福特拿了不該拿的錢,被無限期禁賽。別誤會,福特絕不是打假球。所謂“不該拿”的錢,是超過薪水范圍的那部分。英格蘭足壇很奇葩,多拿倆子兒犯法。足總有個限薪的規矩:每周收入有頂帽子。先說說“周薪”和“最高周薪”兩個概念。“周薪(wage)”者,顧名思義,是一周的薪水。這和咱們習慣的“工資(salary)”有區別。“周薪”一般指的是計件工資或計時工資,是更傳統的支薪方式。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大型企業付給行政人員和高管的報酬,按固定周期,一般是按月發放,就是月薪或年薪。
兩種發工資的方式,反映兩個階級獲取勞務報酬的本質不同。職業球員,在職業化初期,仍被視為“工匠”,按你每周或者每次出場計酬。按咱們改開前的定義,福利待遇屬于勞動局的范疇,成分是工人不是干部,后者屬于人事局。鼓搗出“注冊續簽制”后,有人琢磨出另一個約束球員的主意:限薪。轉會費只是一錘子買賣,養兵則是更考驗俱樂部財力的標準。轉會制度管理球員朝三暮四,限薪則進一步擴大俱樂部對旗下球員的控制。限薪的概念由德比郡提出,和轉會制前后腳同時誕生。初期,俱樂部各自為政,進入二十世紀,足球聯盟正式接管了這項工作,將最高周薪定在四英鎊,賽季間歇期減半。
轉會制和限薪,核心都是鋤強扶弱,防止大俱樂部砸錢積蓄好手,讓比賽失去平衡,失去競爭。一個多世紀之后回顧這兩項政策,你會產生“不公平”的強烈感受,就像當年布拉特為教主轉會皇馬站臺,說職業球員是“奴隸”。限薪是職業足球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環節。沒有限薪,像現在這樣誰錢多誰就是冠軍,足球不會成為最受歡迎的運動。“續簽轉會制”保護了俱樂部和這項運動,犧牲了球員。限薪的后果之一,是很多球員不得不另外找份營生補貼家用。但因高于全國平均周薪,反對的聲音不多,也堅持不了多久。
隨著運動的普及和發展,越來越多球員不滿限薪,尤其是功夫好的人。限薪沒有考慮球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未給出一定的差價空間。俱樂部為吸引高手加盟,球員為爭取更好待遇,打擦邊球比比皆是。限薪雖也與時俱進,卻未能跟上時代步伐。從足總推出限薪(1901年),最高周薪四英鎊,到一九六一年廢除這一制度,最高周薪二十英鎊(簽字費最高十英鎊),六十年里翻了五倍。在世界其它地區,球員能拿到高于英格蘭同行十幾倍的工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了勞資雙方必然瞞天過海,私下交易。明面上,大家都按規矩發工資,背地里,賓主各出奇謀。福特和桑德蘭就是這個游戲,也栽在這一點上。
桑德蘭額外給錢東窗事發,鬧得驚天動地。最后竟有意料不到的結果:違規的球員不僅得到平反,足總好被迫廢止了實行六十年之久的限薪制度。嚴格來講,福特的灰色收入只是違規,且是沒有法理依據的行規,但不違法。限薪制度規定:球員一周工錢不得超過十五英鎊(1953年)。福特這等牛人,當然不爽。桑德蘭要說服福特加盟,必須使盤外招。什么招?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