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咪视频直播破解_娇妻互换享受高潮,亚洲av综合网,黄色软件有哪些,欧洲色综合天天在线影院

奧委會主席致辭嚴守政治中立 為何引發強烈抗議?

王勤伯01-10 14:34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王勤伯

在2020年新年致辭中,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強調奧林匹克運動的政治中立原則,要求各國運動員在2020東京奧運會上做出表率,不要讓奧運會比賽和儀式(開閉幕式、頒獎等)成為抗議的舞臺。

巴赫的講話算得上語氣中和、主題也符合時宜,但仍然引發了較為強烈的反響,“環球運動員”(Global Athlete)組織近日發表了一封措辭強烈的抗議信,反對巴赫的新年致辭。

(1)巴赫說了什么?

國際奧委會主席新年致辭鬧出風波其實是比較罕見的。為什么這樣?讓我們先來看看巴赫說的是什么。

巴赫的新年致辭,既展望2020,也向奧林匹克大家庭講述了他在2019年的重要工作。

巴赫認為,奧林匹克運動不是一個推動政治或者其他潛在分裂目的的平臺,而當今世界的一大危險是體育政治化。

巴赫警告說,“歷史證明,體育政治化沒有結果,最終只會加深現有的分歧。”

2019年,巴赫在G20峰會和聯合國大會都就奧林匹克運動的政治中立和反對體育政治化發表了講話。巴赫表示,國際奧委會的信息得到了世界各國領導人和聯合國會員國代表的全體支持,一致加入《 2020年東京奧運會停戰決議》。

巴赫發表講話的時候,美伊沖突尚未開始,但巴赫非常清楚東京奧運會面臨的體育政治化風險——運動員的抗議隨時可能發生,原因可能涉及國與國的沖突,也可能涉及特殊群體的訴求,尤其對于美國這種國內政治分裂嚴重的國家,已經發生過運動員把國內抗議帶進國際賽場的先例。

坦白地說,筆者認為巴赫的話不僅沒有原則錯誤,而且有必要以體育嚴守政治中立為主題。

美伊沖突讓人類的2020年代一開始就充滿了巨大的火藥味,難道不說明巴赫強調的內容具有視野和預見性?

作為奧委會主席,巴赫強調“運動員在尊重比賽場上的政治中立性方面扮演著核心角色”,爭議開始于這里。

“絕大多數運動員中對這一點擁有廣泛的支持和理解,奧運會比賽和儀式不應成為政治言論或任何形式的抗議活動的舞臺。尊重同行也意味著尊重他們獨一無二的奧林匹克時刻,不要以自己的政治觀點去分散他人的注意力。”

這句話沒有使用祈使句,巴赫真的不是在對全世界運動員下達什么行政命令。

但“絕大多數”這個詞,在西方語言是非常容易引發爭議的。除非是擁有格外透明、真實、強大的數據支持,發言提及“絕大多數”都可能對受眾引發巨大的心里刺激。

同時,新年致辭以反對體育政治化為主題,但把責任大都交給運動員群體,或者說在篇幅上較重地強調運動員責任,這里就給爭議留下空間了。

(2)誰在抗議巴赫?

嚴詞回應巴赫的“環球運動員”(Global Athlete)又是何方神圣呢?

嚴格意義上,“環球運動員”算不上一個組織,更多是一項運動。這個運動的領導人是此前長期擔任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總干事的加拿大人科勒,早期支持者不少是英語國家運動員。

科勒曾告訴媒體,“環球運動員”運動的成立,目的是提升運動員的聲音,讓他們不再是聽話的羔羊。

可以看到,國際體育組織從一開始就不敢小視“環球運動員”的每一個舉動。“環球運動員”在體育大家庭里格外活躍,甚至在一些國際會議獲得發言機會,他們呼吁各國奧委會減少對運動員個人贊助商的限制、尊重運動員個人權利;他們反對WADA在2018年對俄羅斯解禁,認為解禁的條件并不成立,對干凈的運動員不公平;他們又質疑WADA對羅馬尼亞過分仁慈,因為該國也涉嫌篡改實驗室數據——WADA法務負責人也以格外專業的方式回復了質疑,并不敢輕易忽視“環球運動員”的質疑。

這一次,“環球運動員”怎么看待巴赫的講話呢?看看他們的公報:

環球運動員”注意到了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新年致辭,警告運動員不要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進行任何形式的抗議。巴赫主席重申了他對體育日益政治化的反對。

讓我們說明白一些:奧林匹克運動已經將體育政治化了。舉幾個例子;平昌冬奧,國際奧委會促成南北朝鮮聯合組隊。國際奧委會在聯合國大會有觀察員席位;國際奧委會主席定期會見各國政府首腦;奧林匹克運動的自治身份早就被推翻,政府領導人兼任國家奧委會領導人、國際奧委會下屬委員會負責人同時兼任某國部長。木已成舟,國際奧委會已經將體育政治化了。

根據《世界人權宣言》第10條,言論自由是一項基本人權,體育法規不應具有限制該權利的能力。運動員參賽,并不從國際奧委會領取經濟回報,國際奧委會和運動員也不是雇傭關系。而事實上,國際奧委會卻要求運動員簽字放棄個人權利才能參加奧運會。

運動員們花了多年的時間才能獲得參加奧運會的資格。如果運動員想發表觀點——在尊重《世界人權宣言》所規定的他人權利和自由前提下——我們必須包容他們的不同意見。讓運動員閉嘴是不能容忍的,威脅把他們逐出奧運會,更體現了體育領導人與運動員之間的權力失衡。運動員需要團結起來,以確保自己的權利得到保護。

(3)什么叫“搞政治”?

看完爭議的來龍去脈,不得不說,這個問題很難深入去探討。

何為政治?

泛美運動會上,美國運動員把對特朗普的抗議帶到了領獎臺上,這是明白的政治立場表達。女足世界杯,拉皮諾埃公開表示奪冠不會去白宮,也是政治立場的明確表述。

從廣義來說,如“環球運動員”自身——運動員抱團、提升自己的話語權、爭取更多利益,而且暗示國際奧委會本身的官僚和政治性質,與之進行對抗,這同樣是“政治行為”——在歐洲體育界,像意大利的球員工會主席這樣的人物,也會被視作“政治家”,有立場、有利益訴求,就是在搞政治。

筆者并不認為巴赫的賀詞存在原則問題,更算不上警告。巴赫的預感沒錯,世界時刻面臨動蕩,體育必須保持敏感,并維護自身的純潔。

但為什么世界上不少媒體把巴赫的話視作“對運動員的警告”甚至使用了“威脅”這樣的詞匯呢?

了解奧林匹克運動的人都知道,運動員從來不是讓體育政治化的主力軍。或許巴赫本意也不是針對運動員,但這個話題在新年致辭中太長篇幅、用很大比重去強調運動員的角色和責任,把他們視作體育政治化潛在的載體和敵人,這樣自然會引發敏感人群(記者,活動家,運動員代表)的反彈。也不排除國際奧委會在巴赫講話之后推出一些新規定,引發更大爭議。

(4)“體育政治化”由德國人開創

作為德國人,巴赫一定知道——奧林匹克運動員和體育政治化的第一部巔峰作品是1936年柏林奧運會——這部作品并不是運動員群體創作的,而是德國政府和國際奧委會集體創作的。

同時,國際體育界對于奧委會主席本人的言行也格外敏感,因為過去的國際奧委會主席從來不乏通過體育大張旗鼓搞政治的人物——例如留下“傳世經典”美國人艾弗里?布倫戴奇。

布倫戴奇在1952-1972年間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從頭至尾都在搞政治,對任何反對意見,他回答都只有一個:“體育讓政治走開”。

布倫戴奇堅決不同意美國國內抵制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呼聲,理由是“體育讓政治走開”,與此同時,他一直反猶,并且容忍賽場內的納粹禮。

1972年奧運會再度在德國舉行,發生了血腥的慕尼黑慘案,布倫戴奇堅持剩余賽程照常進行,理由還是:“體育讓政治走開”。

1954年奧委會雅典年會,中國人民共和國以23票對21票的優勢獲得了國際奧委會的承認,布倫戴奇這樣大罵中華民國代表郝更生:

“23比21!只要2票就夠了!而且你們該有這2票的!孔祥熙和王正廷為什么不來?別說他們到會的影響力,只要他們投了票,結果就是23比23,這樣我作為奧委會主席就可以把決定票投給你們,24比23!這樣共產黨還有什么機會?”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王勤伯

體壇傳媒駐意大利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