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今天,雄鹿在客場以126比106大勝活塞,將客場戰績擴大到驕人的22勝5負。
雄鹿正在打出一個偉大的常規賽。雖然他們不太可能刷新常規賽最佳戰績,卻有理由成為歷史上客場表現最好的球隊。
當提到史上最佳常規賽球隊時,你很容易會想到2016年的勇士(73勝9負)和1996年的公牛(72勝10負)。目前,雄鹿的勝率達到85.4%。如果按此計算,他們最終可能“僅僅”會拿到70勝。
但雄鹿依舊可以被冠以“最偉大”之名,因為他們將成為NBA史上唯一一支客場凈勝分達到兩位數的球隊。目前,雄鹿的客場凈勝分達到+11.2,遠遠超過1996年公牛的+8.2分和2016年勇士的+8.2分。
目前,在雄鹿所取得的22場客場勝利中,其中有16場的勝分差達到兩位數,10場贏對手20+。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投籃命中率,達到了48.1%(2286投1100中)。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把這個數據放在包括主場和客場的整體投籃命中率中作比較,也高居第二,僅次于湖人的48.8%。
無論在哪里比賽,雄鹿都能用完美的方式擊敗對手。阿德托昆博穩定的進攻火力加上聯盟頂級防守(每百回合失分僅為101.7,比排名第二的猛龍低3.4分),是他們的成功秘訣。
有常規賽MVP(本賽季極有可能衛冕)壓陣,當然很有幫助,但這里還有幾個重要因素,使得他們在費哲論壇球館以外也能所向披靡。
統治級防守
受益于完美的化學反應、球員豐富的經驗和出色的移動,雄鹿在客場打出了高質量防守。這是因為,他們擁有現代籃球理想的防守配置。阿德托昆博的四肢像皮劃艇的船槳那樣頎長,布萊德索將斗志和經驗很好地結合,經常能挫敗對手的進攻。而布魯克·洛佩茲出色的防守意識彌補了移動靈活性差的缺陷,成為一名出色護筐者。
數據不會說謊。他們的客場防守效率值達到100.4,雄踞NBA榜首,與排名第二的猛龍整整拉開了3分的差距。自2010年以來,只有兩支球隊的百回合失分低于100,分別是2013年的步行者隊(99.3)和2016年的馬刺(99.0)。
但是有時候,雄鹿出色的防守很難被量化。光看他們的場均搶斷數(7.5次),僅僅位居NBA第16,這可能沒什么特別的,但他們曾六次把主場對手的得分壓制在100以下,步行者和老鷹更是分別只得到83分和86分。老實說,如果這是一份主場數據,都足夠令人驚艷,更何況是客場呢?
改良版負荷管理
目前,阿德托昆博場均上場時間僅有30.9分鐘,這是自新秀賽季以來的最低值。在48場比賽中,他有17場的上場時間低于30分鐘,而超過35分鐘的情況僅僅發生了九次。事實上,NBA歷史上僅有兩位常規賽MVP,場均上場時間低于33分鐘,一位是2014-15賽季的庫里(32.7分鐘),而另一位就是阿德托昆博自己(2018-19賽季,32.8分鐘)。
得到充分的休息時間,是雄鹿屢屢在客場告捷的關鍵。本賽季至今,他們在六場“背靠背”第二場取得了全勝,這和阿德托昆博充沛的體力有很大關系:他打了其中的五場,場均可以拿到26.6分、13.2個籃板、8.0次助攻、1.6次搶斷和1.6個蓋帽。
事實上,雄鹿并不信奉負荷管理那一套,但他們使用阿德托昆博的策略,更像是一種改良版。上賽季,阿德托昆博缺席了10場比賽,而在此之前,他的單季缺席場次從未超過七場。本賽季至今,他缺席了六場比賽。好消息是,雄鹿在此期間取得了5勝1負的優異戰績,這就使得雄鹿更有資本為季后賽留力。
主帥戰術調整能力
雄鹿客場優勢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主教練麥克·布登霍爾澤。他已經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戰術體系,所有球員的角色定位都很明確,而且能通吃主客場。有些人認為,布登霍爾澤指揮略顯刻板,可能會在季后賽中埋下隱患,但在常規賽中,他的策略的確很好用。
布登霍爾澤一直是位常規賽執教大師。2015年,他率領沒有超巨壓陣的老鷹拿到常規賽60勝。而現在的雄鹿兵強馬壯,可以讓他的戰術部署更為從容。
隨著賽季的延伸,各支球隊經常由于受到疲倦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的困擾,客場表現不佳。但布登霍爾澤驚人的客場戰術和心態調整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那么,布登霍爾澤是否會被選為年度最佳教練呢?這會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盡管尼克·納斯和弗蘭克·沃格爾本賽季的執教表現都非常出色,但要挑戰布登霍爾澤?先掂量一下你們的客場戰績吧。
關鍵時刻勝負師
雄鹿知道如何拿下比分膠著的比賽。數據顯示:當客場比賽還剩五分鐘,雙方分差在五分以內時,雄鹿的比賽凈值為+30.2;如果時間限定不變,分差被縮小到三分以內呢?雄鹿的比賽凈值依然高達+22.7。
雖然人們可能忽略這些小樣本數據,但NBA比賽往往是在最后時刻才決出勝負的。雄鹿不僅沒有被對手狙擊,還往往能控制住比賽走勢,表現非常成熟。這是一支強隊應有的特質,而在上賽季,這正是他們最為缺失的。看上去,雄鹿應該不會再犯上賽季的錯誤——在東區決賽上,雄鹿浪費了2比0的領先優勢,被猛龍連扳四城。
雄鹿上下正在客場建立起一種堅韌的意志,這可能暗示著他們會在季后賽中走得很遠。
文/王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