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梁熙明
這一天,一晃都已經35年了。
中國足球歷史上,最痛苦的失敗,是哪一場比賽?
肯定有很多,只差一步西班牙,黑色三分鐘,黑色九分鐘,恐韓癥,伊爾比德,金州,7比0中國香港......
陪伴中國足球的球迷,幾十年飽經滄桑,恐怕早已看淡了。
但是這些通通都比不上這一天,1985年5月19日,國足在打平就能出線的情況下,在北京工人體育場1比2爆冷輸給當時的中國香港,賽后爆發球迷騷亂,史稱“五·一九”。
沒有一場失敗像五一九這樣,給中國足球帶來如此沉重的打擊。別的場次輸球,還只是一次大賽沖擊失利,而五一九,涉及到社會領域,帶來的政治沖擊,遠遠超出足球界,超出體育界。五一九的深遠影響,絕不是中國足協這樣一個小招牌、小衙門能處理的,甚至也不是當時的國家體委處理得了的,放眼整個中國足球史,中國體育史,沒有一個項目的一場失利,其分量如此之沉重,扭轉了整個中國足球的氣運。
圍繞著五一九,多年來過于沉重,純足球反而變得很少。如今,當事者曾雪麟、趙達裕均已作古,35年之后回首五一九,就可以跳出當年的窠臼,撇清過多的雜質,單純從足球的角度,既是對歷史作進一步的思辨,也是為中國足球尋求更多的答案。
五一九是怎么輸的,35年來的回憶文章已是汗牛充棟,但幾乎都有一個定論——“上頭”對國足管得太死。一大佐證是中國隊主帥曾雪麟申請去香港觀戰,偵察對手比賽狀況,結果被駁回。
相反,中國香港隊主帥郭家明,來去北京毫無阻礙,直到五一九之前一周,中國隊主場6比0大勝中國澳門,郭家明還在工體看臺上——中國隊起用新人王惠良打中場,一貫踢中場的左樹聲踢左邊鋒,這個變動完全在郭家明(下圖)眼皮底下,毫無“秘密”可言。
有些文章添油加醋,說領導聽到曾雪麟想去香港看球,非常驚訝,中國香港隊有什么好看的?駁回!
還有的說,曾雪麟沒去成香港,是因為一旦去了,會占用體委的出境名額,只好不去了。
這些說法,大多是道聽途說,再加個人發揮,最后就變成“體制問題”。
把所有環節一股腦兒推給體制,此乃萬靈法門,總之一切都是體制的錯,體制乃萬惡之源,國足輸球,不論是輸給日韓、西亞,還是中國香港、也門,沒沖出去都怪體制。
問題是,這樣其實等于什么都沒說。國足幾十年輸多勝少,從曾雪麟時代的亞洲準一流,跌到今天二流靠尾,從曾雪麟的亞洲杯亞軍,到進個亞洲杯前八慶功,包括體制在內,中間變來變去,不知變了多少,如果都是體制的錯,那么多的變動還有什么意義?這樣的“批判”除了嘴皮子永立不敗之地,又有什么建設性作用?
真實的原因是:曾雪麟(下圖)確實申請去香港看球,但是他申請得太晚了。
當時內地去香港,確實不如郭家明手持回鄉證來去方便,曾雪麟賽前突然要求去港看球,即使“有關部門”給他一路開綠燈也來不及了。
教練出境看球,即使在當時的中國也完全沒有問題。曾雪麟之前,蘇永舜備戰1981世界杯預選賽,中國隊已經出線,大洋洲比賽還沒打完,國足派出助手胡之剛飛往新西蘭,考察未來對手,便順利成行。曾雪麟之后,高豐文備戰1988漢城奧運會預選賽,一去中國香港二去日本看球,也毫無阻礙。
可見,當時的“領導”還是很通情達理的,只要是業務范疇內的合理要求,都會盡量滿足。
五一九,主因輸在輕敵,而這個輕敵,也包括主帥曾雪麟。國足備戰計劃中,原來并沒有去香港看球這一項,等到主帥覺得中國香港隊不好拿捏,想起來去客場看球,已經沒多少時間了。
2月17日香江客場0比0戰平港隊,到五一九爆冷輸球,中間足足三個月,國足實力本在中國香港之上,只要把水平發揮出來,取勝自然不在話下,何況只需打平即可出線,對手再變招,充其量也不過如此。爆冷輸給中國香港,一場出局,技術上當然總結之處很多,但歸咎于主帥沒去香港看球,何以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