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王勤伯
后衛出球能力,這個概念越來越多地進入了足球媒體報道中。和很多足球術語一樣,當它們為公眾熟知的時候,其實是已經在職業足球世界內部早就成為廣泛的認知了。
那么,后衛出球能力到底是什么意思?是為了瓜迪奧拉式的傳控踢法?為了在反擊中一腳長傳把皮球輸送給前鋒,還是指別的什么?
21世紀初,歐洲各國媒體上幾乎很少看到后衛出球能力這個說法,當時就連“皮爾洛踢后腰”都是格外新鮮的發明。后衛的位置能力,更多和盯人、卡位、定位球助攻有關。
但是在今天,后衛出球,或者說后防線如何出球,已經成為了解一個球員、一支球隊的最基本環節。舉例說,當我們在維基百科全書搜索某個意乙球隊主力中衛的介紹,也少不了對他出球能力的評價。
不久前我看了一份巴西各地的足球觀察員寫的巴甲球隊技戰術分析。令人驚訝的是,不管作者是誰,開篇第一段全是關于該隊如何出球。
每支球隊的出球方式當然不一樣,比較經典和流行是后腰和2個中衛配合,或者邊后衛加入進來;比較前衛的是圣保羅傳奇門將塞尼執教的福塔雷薩,門將參與倒腳和出球;比較強悍的是弗拉門戈,中衛、邊衛、后腰可以任意形成三角,可以通過多條路線把皮球送到前場;比較簡單粗暴是保級隊塞阿拉,時常由門將大腳或手拋球尋找身體素質出色的中場查爾斯,然后其他隊友圍搶第二點。
為什么首先要研究各隊的出球呢?因為現代足球的防守早已不是中后場的布防問題,而是從第一時間就要破壞對手按照自己的套路把皮球向前傳遞和輸送。這個環節如果研究透,對方根本無法施展。皮球都不能舒舒服服送到前場,談何進攻?
今天的前場逼搶已經遠遠超出了“干擾”這個意義。前鋒就是位置更靠前的后衛,需要實實在在地破壞對方的技戰術體系。21世紀早期一個經典的案例是2004-05賽季歐冠半決賽利物浦淘汰切爾西,利物浦通過嚴密的布防和干擾,多次讓切爾西后防線連續橫向傳球超過1分鐘卻過不了半場。
不能舒舒服服地把皮球送出去,就只能貿然往前送碰運氣,最終吃虧的是切爾西。穆里尼奧此后很多年一直厭惡貝尼特斯,這次失敗是重要原因之一。干擾和破壞對手一向是穆的強項,在切爾西執教第一個賽季吃此大虧,終生難忘。
現代足球技戰術的變化速度之快,是很多球迷無法立即察覺到的。干擾對方出球讓“逼搶”從拼勤奮的糙活兒,變成了拼智慧的精細工種,每場比賽的戰術設計和執行都是偵察員、教練組、球員的集體勞動。
這個概念在過去十幾年不僅被歐美大多數教練接受,而且也深入到一些足球發達國家的青訓系統里。下面的動圖是10月9日U21歐青預選賽葡萄牙和挪威比賽里的前2個進球。
可以看到,葡萄牙徹底封鎖了挪威中衛和后腰2個位置向前輸送皮球的路線,斷球后就地組織反擊,佩德羅·內托連進2球,比賽結果在開場后短短16分鐘就鎖定了。
剛好說到挪威,該國近年青訓其實進步很大,但顯然沒有達到南歐國家一樣的精細。挪威足球今年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可以作為反面教材。
您或許會問,如果一支球隊不去破壞對手后防線出球,而是全面退守,專心回本方禁區擺大巴,會是什么效果呢?
今年挪威超的升班馬奧勒松,賽季開始以后總是慘敗給對手。很快挪威本國的技戰術專家就指出了他們的問題:奧勒松踢的是541陣型,防守的時候5個后衛加4個中場都在出力,似乎是很用心的鐵桶陣。
但問題在于,對方攻過來,他們總是在往后退,缺乏人員去緊逼干擾對方從后向前出球的球員。這樣的古老布防方式在水平很低的挪威甲行得通,在挪威超就不行,奧勒松是挪威超里防線被對手傳球穿透次數最多的球隊,球門被打得千瘡百孔是注定的。
那么,面對對方訓練有素的球隊站位,對本方后防線、中衛出球的破壞,什么才是解決方案呢?開大腳實際是正中對手下懷。原本皮球100%在你腳下,大腳開出去變成50%可能還在你腳下,遇到那種防守和控球出色的對手,球權反復交給對手,只是增加本方球門的危險。
最杰出的解決方案當然是邊衛、中衛、后腰甚至門將都擁有超強的腳下技術。面對對手的逼搶,不僅可以成功擺脫糾纏,還可以主動地吸引對方壓出——對手全隊壓出逼搶,一旦破解,就有希望形成極好的進攻機會。
我們有時候看到一些球隊死活不開大腳,冒險在自己禁區內外倒腳,就是出自這個原因。在陣地戰受阻的情況下,還格外需要引蛇出洞。
戰績出色的球隊,全都是后防線向前傳球不怕搶的。2019年世俱杯決賽,狀態巔峰期的弗拉門戈和利物浦90分鐘戰平,加時賽甚至錯過絕殺良機,最為關鍵的一點,是他們的從后向前傳遞并不懼怕利物浦的逼搶。
同樣,巴黎圣日爾曼在歐冠決賽里0比1輸給拜仁慕尼黑令人感到惋惜,原因也在于蒂亞戈·席爾瓦-馬爾基尼奧斯-內馬爾這條從后向前輸送的中軸經得起拜仁逼搶和干擾,只可惜他們錯過了領先的機會。
巴黎圣日爾曼體育經理萊昂納多這才意識到,即使36歲高齡,席爾瓦這樣的中衛仍然是極難找到的,打電話對他提議續約1年,可惜席爾瓦之前被巴黎圣日耳曼掃地出門的態度傷害,已經早就答應了切爾西。
確實,在現在的轉會市場上偶爾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球隊在后防線引援的時候,把出球能力看得無比重要,甚至會忽略后衛在傳統防守技術的方面的一些偏科——例如頭球、身體、速度。從球迷的角度來看,這樣像是本末倒置的行為。難道都是因為足球主帥們被瓜迪奧拉搞得鬼迷心竅,竟然不懂“防守是后衛的主要任務”這樣的基本道理?
其實和瓜迪奧拉關系并不那么大。早在90年代末,我們就已經可以從報紙上讀到,來中國講學的國際足聯講師指出,足球比賽中很大比例的運動戰進球,是中前場搶斷成功以后就地反擊進球。
當時中國足球界對此的理解是需要學習壓迫式打法,而這些年足球世界早就演變出成系統的套路——讓對方無法正常出球。破解了對手出球路線,自然會在中前場贏得眾多就地進攻的戰機,這種時候,對方后衛個人防守能力再好也會很吃力。
現代職業足球的另一個特色是:一個軟肋被發現,所有對手都會加以利用。所以,如果一個球隊中衛出球能力差,就會被對手集中哄搶,如果這個環節沒有改善,所有球隊都會攻擊你這一點。
上面提到的巴甲踢法前衛的球隊福塔雷薩,在本賽季初也遇到過一些麻煩。既然他們是門將參與出球,一些對手就設計了針對性的逼搶路線,先誘導福塔雷薩后衛把球傳給門將,然后哄搶福塔雷薩門將,迫使他大腳解圍。
但吃了幾次虧以后,塞尼也找到了反制的辦法,他變化了球隊在出球時的站位,豐富了出球路線,現在又是對手的解法失效的時期。但塞尼能夠做到這一點,關鍵還是福塔雷薩的門將和后衛腳下技術真的不錯。如果腳法太糙,什么改變都是無解的。
我在此前一篇談及“球商”的文章里提到過拜仁的中衛阿拉巴,他就在拜仁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像很多豪門球隊一樣,拜仁大多數時間是在進攻對手,一次進攻不成,皮球倒回來,對手壓出來,技術、視野出色的阿拉巴反復扮演的是下一波進攻的發動者。而一旦丟球,面對對手的反擊,攔截路線的選擇格外重要,阿拉巴又善于利用自己的閱讀比賽能力去彌補身材等方面的不足。
這里也產生了一個有趣的對立:單純從身材、一對一防守技術等方面來說,絕少會有人會承認阿拉巴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中衛。但對于三冠王拜仁,阿拉巴提供了只有世界級中衛才能提供的貢獻。
后衛出球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就是現代足球全攻全守的必然產物。前鋒在前場展開防守,后衛在后場發起進攻,這可能也是足球技戰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所有球員都必須更全面,偏科現象也會繼續存在,但只會是少數天才球員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