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報道
從2019年12月15日到2020年12月15日,從昆明到海口,時隔整一年,1999/2000年齡段男足國青隊重新起航。在沒有大賽的年頭,在特殊疫情年的最后一個月,這支非奧運年齡段的男足國青隊,正式進入備戰U23亞錦賽和杭州亞運會的新征程。而對于主教練揚科維奇來講,在輾轉成都、大連、蘇州等地考察近兩個月中超和中甲后,他終于可以親自檢驗弟子們這一年的“家庭作業”。
U21國足全年唯一集訓
這是“揚家軍”第一次來到海口集訓,也是球隊以U21國青隊名義,所能組織的唯一一期集訓。等到來年1月1日,這支俗稱“99國青”的隊伍,便將升級為U22男足國青隊。盡管這次集訓只有半個月,甚至只會安排同中國U19的兩場教學賽,但揚科維奇準備得非常認真。集結日前兩天(12日),他就來到位于海口觀瀾湖的下榻酒店。14日晚上,等到隊員們基本到齊,他還特地召開一次動員會。
揚科維奇首先表示,非常開心再一次見到隊員們歸來,能夠再次見到大家并不容易,同時也很感謝中國足協可以排除萬難,成功促成這次集訓。對于大多數隊員在聯賽中的表現,揚科維奇了如指掌。但相比在中超、中甲的旁觀考察,只有把隊員們全部招致麾下,通過日常訓練,才能全面了解他們這一年的變化。巧合的是,從去年12月結束“一帶一路·七彩云南”國際邀請賽到這次集結日,恰好相距一整年時間。
首訓課前,揚科維奇對全體球員的體重做了一次普查,這是他每一年集訓的必修課。但相比2019年的前幾期備戰,這次所對照的原始數據,是以去年12月同期作為標準。“雖然時隔將近一年,但和去年同期相似的是,多數隊員都是剛從假期歸來,甚至有些人已經休息三周,難免個別隊員的體重會有上升……”一位隊內人士揭露稱。不過,揚科維奇的訓練安排素來強度很大,“有個五六天時間,體重就會減下去的。在這方面,老楊的訓練是有保障的。”
從恢復訓練就要上強度
在14日晚的動員會上,揚科維奇表示,考慮到大多數隊員剛從假期歸來,本期集訓不會實施魔鬼訓練,也不會像很多中超、中甲球隊冬訓那樣,以天天跑圈的方式儲備體能,強化技戰術仍是核心內容。但話音未落,在次日上午的首訓課,揚科維奇就給大家來了一個“下馬威”。他把所有隊員分成三組,環繞訓練場練起12分鐘跑,而且每一組要跑三次。隊員們畢竟剛從假期歸來,這下子很是疲憊不堪。好一點的看似面不改色,多數也是咬牙力挺,也有個別球員是皺著眉頭、瞇著眼睛“蒙頭沖刺”。
除了三趟12分鐘跑,揚科維奇又加了一項小組傳球練習。起初還是比較簡單的一對一傳接,之后慢慢提高要求,先是盡可能加快傳球速度,然后是面對迎面撲來的防守型隊友,要做出一個擺脫動作后再傳球,無形之中就提升了這項練習的強度。等到第二天訓練,他將傳球練習的強度再提一檔,相反減少了跑圈時長,把三組12分鐘跑改為兩組8分鐘跑,還附加了一項11vs11技戰術演練環節。
一位老隊員對此“俯首稱臣”,“原以為恢復性訓練是指慢跑和搶圈,大概一個小時多一點就能結束,結果是這么有強度。”據統計,U21國青隊前兩天的訓練時長,分別達到110分鐘和90分鐘。多數隊員第一堂課的總跑動距離,基本都在八九千米。練完每一堂課,球隊還會安排一項肌肉疲勞度測試,數值是從1到10,數值越高代表反應越大。像葉力江、迪力等身體素質較好的隊員,上報數值在“3”左右,但只是局限于少數人。相當一部分隊員上報的是“4-6”,也有個別球員因為剛從長假回來,一開始很不適應這種強度,甚至報到“7”或“8”。
不過在隊內看來,這只是揚科維奇為激活隊員們休假之后的身體狀況,所采取一種臨時手段,跑圈不會成為常態。從前兩天訓練情況來看,具體項目的設置,還是伴隨時間的推移在動態化調整。“主教練真正的訓練強度,是體現在技戰術演練、小組專項練習和分隊對抗上。跑圈只是一種激活手段,一上來也沒有只是安排12分鐘跑,是把跑圈和傳球練習穿插進行,第二天又加入整隊技戰術演練,說明他是有想法和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