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咪视频直播破解_娇妻互换享受高潮,亚洲av综合网,黄色软件有哪些,欧洲色综合天天在线影院

【觀察】內外線生存環境天差地別 NBA應該取消三罰?

柴夫06-21 22:42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柴夫

76人擊敗老鷹的G6一戰賽后,喬爾·恩比德曾朝NBA裁判開炮。

“我就是覺得他們沒有統一標準,尤其是對手的控衛稍有身體接觸裁判就會響哨,但輪到我們的時候就沒有了。我就是希望他們吹罰尺度統一。”恩比德說。

需要指出的是,恩比德在這里所指的并非裁判針對老鷹外線和76人外線的吹罰尺度不同,而是指裁判對內外線球員的區別對待。當特雷·揚這樣的外線輕易就能得到哨子時,恩比德這種在內線肉搏的大個子走上罰球線的難度似乎更大。

bb44b63a-untitled-design-2021-06-13t101811.066.jpg

“如果控衛那種程度的對抗就要響哨,那當我也只是遇到那種身體接觸的時候他們也應該吹。”恩比德補充道。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恩比德是對的。聯盟確實對跳投手和低位背打的球員有著不同的吹罰標準,但問題是這是官方有意設定的。從NBA的執法條例來看,內線球員就是被允許有更激烈的對抗。在低位,你可以一只手頂在對方的后背或者腰上,但如果你在三分線外將手放在了對方身上,那就很可能被造一個三分犯規。

人人都說著過去幾年NBA迎來了三分浪潮,但還有一個增長更明顯的進攻武器:三次罰球。這一變化正對聯盟的進攻造成影響。

外線“優于”內線

理論上來說,不同身材的球員應該受到同一吹罰尺度對待,但實際操作的時候裁判明顯會更加保護小個子。這就讓外線球員在進攻端的影響力進一步放大,特別是在半場進攻的時候。

1200x0.jpg

籃網和雄鹿的G7一役,首節哈登沒費多大勁就造了字母哥一個三分犯規。而幾分鐘后,當希臘人有機會利用轉換沖向籃筐時,他被沖過來防守的布魯斯·布朗攔下,兩人發生了激烈的身體接觸,字母哥倒在籃下,而裁判只給了普通犯規,沒有罰球。

看上去字母哥明顯遭遇了更兇狠的身體對抗侵犯,但他對球隊的幫助卻遠沒有哈登大,這看上去讓人覺得奇怪。其實字母哥和恩比德這樣的大個子并非沒有罰球,事實上他們是本賽季場均造犯規數的前兩名。

微信截圖_20210621215722.png

從上表我們能看到,得到哨子最多的球員里有三位大漢,兩個外線。揚場均造犯規比威廉姆森更多,你覺得是因為他打得比后者更具侵略性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他只是更好地利用了規則。

時間退回2002-03賽季,聯盟場均只有0.47次三分犯規,占三分出手比例的1.6%。本賽季場均三分犯規數已經達到2.6次,比例提高到了3.8%。盡管我們現在每場只會多看到2次三罰,但這已經比20年前增長了4倍,如今的外線射手造成犯規的概率比20年前翻了一倍。

ba4a10e0-cff7-11eb-bbce-19fa6225b24c.jpg

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三分射手比20年前更容易獲得三罰機會?是因為防守人更容易和對手發生身體接觸嗎?難道他們沒有意識到把一個三分射手送上罰球線所付出的巨大代價嗎?不,答案要簡單得多,對NBA來說也更令人擔憂——這是人造的狂歡。

富者變得更富

過去5年,哈登每次大空位三分出手能拿1.16分,特雷·揚更強,自打2018年被選進NBA,他每次大空位三分能拿1.35分。對于任何球隊而言,這樣的進攻都是高效的。但更高效的是什么?如果用NBA平均罰球準頭(76.6%)來計算,三次罰球能得到的分數是2.33分。

這就是三次罰球和普通進攻的天壤之別(別忘了我們還沒把第三罰不中然后搶下進攻籃板考慮進去)。球員當然也知道這種方式多有利,所以他們更加努力地想要造到三罰。

Trae-Young-and-James-Harden-e1623760540684.jpg

隨便打開一場NBA比賽,你肯定能看到進攻球員試圖把手臂和防守人纏在一起,然后遠投出手。還有向不同方向跳過去、或者岔開腿,試圖在投籃的同時制造身體接觸。球員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裁判確實可能給他們去罰球的機會。而內線肉搏的那些大個子們卻總是在肌肉對撞后無功而返。

根據統計,特雷·揚平均被犯規的位置距離籃筐14.5英尺,在48位至少造成100次投籃犯規的球員里,揚平均被犯規的位置距離籃筐最遠,而且他跳投被犯規的比例最高。本賽季他獲得的投籃犯規有41.8%是在跳投時得到的。

作為對比,同樣擅長中投的恩比德平均被犯規位置距離籃筐6.9英尺。

NBA對于身體接觸的尺度呈現出奇怪的分布,在一個外線火力越來越強的時代,我們為什么還讓外線球員那么輕易就能得到獎勵呢?或者反過來說,在一個內線生存空間已經很小的時代,大個子的環境還要這么苛刻嗎?

nba-might-restrict-unnatural-shot-motions-meant.jpg

三分射手在這項運動中已經享有一些優勢,相對于那些在三分線內活動的球員,他們的每次命中投籃已經能多拿50%的分數,這個優勢還不夠嗎?我們還要給他們通過制造微小身體接觸就能獲得三次罰球的機會?這一切太誘人了,你無法責怪哈登和特雷·揚這些聰明人去一次又一次試圖獲得有利的判罰。

改革已經開始

好消息是,NBA已經開始采取行動了。根據此前的報道,NBA競賽委員會成員討論協商了通過改變規則來限制球員故意造犯規的舉動,特別是要限制那些為了造犯規而做出的不自然的跳投動作。這是好的開始,聯盟正式靠著不斷地修改規則,才讓NBA成為了如今這頗受歡迎的比賽。

僅僅在4年前,勇士中鋒帕丘利亞的一腳墊傷了馬刺球星萊昂納德,使得那輪系列賽瞬間失去了懸念。隨后聯盟很快做出反應,他們加大了對危險動作的處罰,如果你把腳放在了球員下落的圓柱體區域內,則會吃到一次惡意犯規。然而過去幾年,投手們開始通過各種技巧擴大自己的圓柱體,從而去制造三分犯規。

1299529071.0.jpg

NBA也有這樣的規則,當三分射手踢出他們的腿試圖制造身體接觸時,應該被吹罰進攻犯規,但我們很少看到有裁判真的這么吹。裁判們更傾向于在射手倒地后給他們罰球機會,而不管是射手本人還是防守球員造成了這次接觸。

聯盟還可以采取更多措施來抑制射手瘋狂尋求造犯規機會。正如凱文·佩爾頓和約翰·霍林格之前所指出的那樣,簡單地將罰球次數從三次減少到兩次,就可以很好地調整外線獲利明顯的情況。以平均命中率計算,兩罰的得分回報也已經超過了大空位三分,那么多給一次罰球還有必要嗎?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三分球在最后是追分關鍵,如果改成兩罰可能會讓對手每次都采取故意犯規戰術。但這完全可以通過比賽最后兩分鐘改為三罰來解決。

改革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讓外線球員和內線一樣很難得到哨子,沒人還想看到比賽變成上世紀90年代那樣,一場比賽只有7、80分;也不是為了讓內線和外線一樣,一碰就能得到哨子,看恩比德、錫安每晚罰2、30個球。

但恩比德的那番話確實切中了要害。如今NBA內外線球員在造犯規罰球方面處于不平等的環境中,如果聯盟不想看到越來越多的外線有意去騙罰球,他們確實要采取一些措施了。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