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報道
目前,除了7月1日將在吉隆坡進行的世預賽12強賽抽簽之外,中國球迷還關注的是今年的中超怎么辦?對此,中國足協已經表示,聯賽肯定將努力完賽,甚至不惜跨年度,足協杯賽也將保留。而且,相關方面也已經提出初步方案,并有待7月5日在蘇州召集各方進行最后定奪。不過,記者并不贊成草擬方案。著眼于國家隊建設以及整個中國足球的長遠發展角度來說,有比現在的草擬方案更好的選擇。更關鍵的,還是在于我們站在怎樣的角度去認識、認知,并有無勇氣與決心做出更好的選擇。
①密集賽程高溫作戰影響大
受疫情影響,加上國家隊沖擊世界杯的需要,今年的中超聯賽已經受到很大影響與沖擊,各中超俱樂部也為此付出了很多,像亞冠聯賽已經做出了很大犧牲。在這種情況下,各中超俱樂部至上而下都有怨氣,這也很容易理解。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足協已經明確表示,希望盡可能完整地進行今年的中超聯賽,特別是需要尊重投資人的付出,這也算是一種很明確的態度。
也正因為此,從阿聯酋結束40強賽征程回到國內后,中國足協、中足聯籌備組(俗稱職業聯盟)、國家隊等各方都在想辦法,尋求中超聯賽的賽程安排問題,相關方面也提出了初步的競賽方案,包括從7月18日前后重啟第一階段比賽,爭取每三天一輪,在8月12日前后結束第一階段比賽。然后給國家隊騰出時間,在11月的12強賽結束之后再重新展開第二階段比賽。在9月至11月期間,則安排足協杯賽。
不過,對這樣的安排,記者持保留意見。因為只要稍有常識的人都可預見的風險,就是密集的賽程將導致球員受傷的幾率大幅度增加。回想過去的2020賽季中,在每四天或五天進行一輪比賽的情況下,各球隊受傷情況有多少?而且,7月中旬至8月中旬,恰好又是國內氣溫最為炎熱的時候。高溫下作賽將增加受傷概率。這其中給國家隊帶來的直接沖擊就是:“想用的人傷了,沒傷的人用不上!”
②中超完賽不應當“任務”
實際上,在中超聯賽的問題上,這么多年來,我們的主管單位或部門從來就把它當作是“任務”,甚至說得不好聽點是一種“負擔”,很少考慮過“讓足球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足球想要在中國社會中全面發展起來,首先應該先讓足球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聯賽作為世界各國和地區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無論是跨年度賽制抑或是全年賽制,時間跨度盡可能長,這已經是一個共識。但是,中超聯賽的時間跨度近年來始終是亞洲范圍內最短的一個,前后就只有8個月時間,相比之下,近鄰韓日都是10個月,甚至在12月都還在正常進行比賽。但我們總是喜歡擺出一大堆客觀理由,諸如“北方冬天天寒地凍”等等。
這就好比如今遭遇到特殊情況后,又開始擺出一大堆客觀理由,然后全面壓縮賽程,想辦法盡快完賽。其出發點始終是把它當做一項任務來完成,而不是盡可能滿足不同層次的球迷、各方面的需求。所以,這么多年來,聯賽事務的主管單位與部門,包括負責人已經更換過無數,但無論換誰,始終是在一種思想的指導下展開,中超聯賽的“品牌”遭受巨大的損失與傷害是必然的。
但是,如果換一種思路的話,也許就是另外一番情景。足球之所以能夠在歐美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聯賽始終能夠貫穿其中。同樣是遭到疫情影響,但社會生活秩序稍稍恢復,歐美足球便首先重回老百姓的視線,更成為各國和地區政府要員們爭取民心的一個重要方式,強調重啟聯賽可以“提升士氣、振奮民心”,對社會日常生活的恢復起到積極作用。
或許,中國有自身的特殊性,但不同人的素質與認知,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就像同樣是疫情之下,受多方面的限制,但是,如果讓中超聯賽依然分為蘇州與廣州兩個賽區的情況下,正常地、按照既有節奏進行一周一賽、穿插一周雙賽,也許就可以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這其實也就是記者在目前情況下所主張與呼吁的,即讓中超聯賽在12強賽期間按照既有節奏正常進行。
③國腳缺席有何擔心?
假設按照足協以及相關方面所擬定的7月17日或18日重啟中超聯賽,如果在今年12月31日前結束,前后有25周時間;如果需要結合考慮在明年1月27日、2月1日有兩輪12強賽的比賽,聯賽最好能夠稍微延長一些,以便國腳們維系狀態,則將所有比賽安排至明年1月15日結束,前后就有27周時間。在中超聯賽已經打完5輪的情況下,27周時間安排剩下的25輪聯賽,哪怕是再加上足協杯賽8輪【實際上,設計中的10輪賽事中,第一輪至第三輪可以合并為一輪進行】,總共33輪比賽,時間安排完全綽綽有余。一周一賽、穿插安排一周雙賽,而且期間還可以全面暫停兩三次、每次休整一周至10天。
對這個方案持反對態度的主要考慮到,“12強賽期間聯賽照常進行,國腳缺席,咋保證聯賽的水平和質量?俱樂部能干嗎?”這恰恰就是我們過去這么長時間以來難以從根本上扭轉的一種觀念。
國內總是喜歡區分“一隊”與“二隊”,“主力”與“替補”。實際上,任何時候,不管哪一支球隊,不可能每場比賽始終同時派遣出所謂的最理想陣容出戰,因為總會遭遇傷病、停賽或其他意外情況。所以,所謂的“理想最佳陣容”僅僅只是停留于紙面。這就好比去年中超聯賽中,廣州隊在左后衛位置上接連出現球員受傷,輸球之后,總不能說“因為主力左后衛不在,比賽結果不算!”同樣,今年北京國安隊與廣州隊等都遭遇到像奧古斯托、保利尼奧等這樣的“大腿級”外援無法歸隊,然后就說:“先前的比賽結果不算,等他們回來之后才算數!”
同樣的道理,今年的情況較為特殊,最主要是國家隊征戰12強賽客場比賽之后回國,需要執行國家相關防疫政策。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聯賽照常進行,有何不可?
這很容易讓人想起40強賽期間澳大利亞國家隊的情況。受疫情影響,澳大利亞放棄了申辦主場的機會,只能前往科威特作賽。從5月25日,澳大利亞隊主教練阿諾爾德征調了31名球員集中在迪拜展開集訓,包括10名澳超球員。但澳超聯賽此時正在進行,而且直至6月24日才剛剛全部落幕。在10名澳超球員中,三名來自排名積分首位的墨爾本城隊、三名來自排名第二的悉尼FC隊,其他包括來自珀斯光榮隊、西悉尼流浪者隊、中央海岸水手隊、麥克阿瑟隊等。而且,在季后賽中,墨爾本城隊和悉尼隊也是在國腳缺席的情況下殺入了總決賽,最終墨爾本城隊以3比1取勝、榮膺總冠軍,因為這些國腳返回澳大利亞后也需接受隔離。更甚者,澳超球會直接宣布退出了今年的亞冠聯賽。
整個期間,記者一直在留意澳大利亞媒體的報道,幾乎沒有見到類似國內地方媒體中經??吹降摹皣谊牫檎{人員不合時宜”、“國腳缺席對球隊不公平”等之類的報道,也很少見到澳超球隊的球迷抱怨自己球隊或俱樂部“吃虧”了。但是,為什么類似的情況出現在國內,地方媒體或自媒體熱衷于這種炒作?整個過程中,我們日常所說的“國家利益”、“大局意識”究竟又何在?
再譬如說,近鄰日本除了聯賽之外還設有“聯賽杯賽”。這個聯賽杯賽就是安排在國家隊比賽周期間進行的一項賽事,很多日職隊都是在國腳缺席的情況下,派遣更多的年輕球員出戰。獲得這項賽事的冠軍,每年都代表日本與南美類似聯盟杯賽的冠軍隊進行對決。而且,不少代表球隊出戰的年輕球員恰恰就是通過這項比賽,逐漸進入到一線隊中、出現在職業聯賽賽場上。對今年的中超聯賽來說,在目前的特殊時期,何嘗不可以讓各隊的年輕球員更多地走上職業聯賽的舞臺?
④國腳歸隊隨時可出戰
之所以提出不考慮國腳是否缺席的問題,很重要一點,就是未來的12強賽期間會呈現怎樣的變數?坦率地說,很難預料。但是,讓聯賽正常按照既有節奏進行,其實是為國腳們有可能出現的隨時歸隊的情況做好預留。在一周一賽或穿插一周雙賽的情況下,整個聯賽進程不會那么早就結束,特別是,在12強賽維系主客場制的情況下,11月11日與16日的第五輪與第六輪比賽均是主場作賽,在10月12日打完第四輪客場比賽之后,如果需要,國家隊就可以回國進行正常隔離,結束后,如果國家隊認為有必要,球員還可以返回俱樂部參加一輪聯賽。而至11月16日打完12強賽的第六輪比賽后,中超聯賽或許只是進行了21、22輪左右,國腳們之后又可以歸隊繼續參加聯賽,以便保持、調整自己的狀態。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幾個國腳大戶包括廣州隊、北京國安隊、山東泰山隊、上海海港隊等,這幾年來一直對外號稱是青少年球員培養做得最好的。既然如此,在國腳們被抽調走了的情況下,索性就讓這些俱樂部“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這其實對于改變目前中超俱樂部不注重從本俱樂部梯隊中提拔年輕球員有很大幫助。
從中國足壇的整體局勢而言,目前最嚴峻的現實就是人才青黃不接,各隊的當打球員年齡普遍偏大,而冒出來的年輕球員屈指可數。另一方面,不少中超俱樂部都一直號稱自己注重青少年球員培養,但所列舉的都是在全國青少年比賽拿多少冠軍、多少人進入了各級青少年國字號隊伍,從未提及有多少人進入到一線隊并成為主力。而這恰恰是歐美俱樂部、近鄰韓日俱樂部自己從事青訓、重視青訓工作的成效。在各隊國腳無法歸隊的情況下,這恰恰是真正檢驗各隊所謂青少年球員培養工作成效的一次難得機會。
受客觀情況的影響,今年出戰亞冠聯賽的中超隊伍都派出了自己的年輕球員出戰,這些俱樂部既然都不擔心到國際賽場上“丟臉”,那又何必顧慮在國內賽場上輸球呢?
而且,這些年來,中超各隊都是不惜重金聘請了所謂的世界級大牌教練,動輒上千萬歐元的年薪。再加上各俱樂部都不惜重金引進那么多高價外援,對這些外教而言,執教中超球隊坦率地說“沒有什么難度”,這些教練是否真的有“世界級執教水準”?無從可考。而且,這么多年來的這些外教,給中國足球留下了什么?不要扯什么留下了“先進的理念”之類的空話、廢話。但是,在國腳缺席的情況下,能否從那些號稱“不錯”的青年球員中挖掘與培養出幾名可塑之才、給中國足球真正留下些可用之人,幫助中國足球加速新老交替,這才見這些外教的正章,才知道如此高薪水是否真的“值”。
⑤外戰席位延續今年名額
對這些國腳無法出戰的大球會來說,或許真正計較的恐怕還是來年的亞冠聯賽席位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容易解決。這就好比今年出戰亞冠聯賽的球隊中,出現了多個協會的代表隊因疫情當季賽事被迫取消或未能正常結束,所以根據2019-20賽季的成績而選派的情況。他們在上報亞足聯獲得批準之后,延續了2020賽季亞冠聯賽的參賽隊情況。
同樣,對中超球會來說,今年受疫情影響,加上國足出戰12強賽的需要,被迫派出青年軍出戰,成績不甚理想。那么,在確定2022賽季亞冠聯賽參賽隊時,相關部門是否可以考慮,讓原本出戰2021賽季亞冠聯賽的隊伍繼續出戰2022賽季的亞冠聯賽呢?這也是在最大程度上給予這些俱樂部對支持國家隊工作的一種補償。
當然,這或許對其他中超俱樂部“不公平”,但在目前這種形勢下,個人利益、俱樂部利益服從于國家利益,“國內練兵、一致對外”,這些過去專業時代的優良傳統與法寶,之于現今依然有現實意義。
×××××
坦率地說,疫情給中國足球所帶來的沖擊與影響前所未有,但某種程度上,疫情并不是理由,而更是一次良機,即改變中國足球、改造中國足球的一次良機。無論是從中超聯賽的發展與建設,抑或還是中國足球自身的更新換代,包括對各俱樂部自身的建設與發展,都是一次難得的機遇,甚至可以說是中國足球整體展開“休養生息”的一次絕佳機遇。
所以,在處理“中超聯賽怎么辦”的問題上,不能僅僅地站在“如何完成聯賽”這種低層次、低格局的簡單層面上,不同的工作態度、出發點決定著不同的工作方式、處理方式。我們應站在一個更高的格局與視野上,綜合、全面地做出一個更有利于中國足球發展的抉擇,那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那種格局、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