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報道
3比6不敵墨西哥,韓國隊無緣東京奧運會4強。賽后,主力前鋒李東俊坦言,“墨西哥球員的個人技能確實比我們優秀。”中后衛鄭泰昱也承認道,“墨西哥球員的技術比我們更好。”毫無疑問,當雙方都在拉開架勢大打對攻之際,比拼的就是得分效率。全場數據顯示:韓、墨兩隊都是10次射門,但墨西哥隊的進球數多出一倍。韓國媒體認為,“進攻過程的精細程度、射門的集中度、守門員的撲救效率,對于比賽結果產生決定性影響。”
話雖如此,《京鄉體育報》記者金世勛賽后所撰寫的一篇評論《個人技術!個人技術!個人技術!最終答案還是個人技術!》更加發人深思,也更值得品讀一番,之于韓國和中國足球都是如此。全篇譯文如下:
韓國足球隊未能闖入東京奧運會4強,在1/4決賽上,韓國隊以3比6負于墨西哥隊,為防守不力導致丟球和“只是打入3粒進球”而追究責任,這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我們的球員被小巧玲瓏的墨西哥球員所玩耍,由李東炅、李東俊、李剛仁等優秀球員組成的韓國隊,想要依靠團隊組織力阻擋墨西哥隊,實在非常困難。
韓國足球落后于世界頂尖足球的原因并不是戰術能力,也不是速度、耐力、體格,而是個人技術。韓國球隊即使在世界大賽上通過預選賽(包括小組賽),但屢屢在淘汰賽上受挫,原因也是個人技術不足。以斗志、精神力和組織力用來對抗個人能力不足的做法,其局限性很明顯,我們已經無數次深切地感受到這一點。
個人技術是由技術和感覺所構成的。如果說射門和傳球屬于一種技術技能,那么視覺和感覺就是統稱為感覺。技能成熟才能有感覺,如果技術不夠穩定,就無法觀察周圍,也無法期待讓人意想不到的創造性發揮。
在對陣墨西哥的比賽中,韓國球員始終在個人技術上處于下風。墨西哥球員是很有才華的,不僅控球技術出色,而且動作靈活。射門、傳球等基本技術都是世界一流水平。他們憑借出色的技術,能夠游刃有余地控球,同時擴寬視野,并且擁有絕妙的判斷力。他們看著隊友們的跑動和位置,直傳空當、傳球流暢,甚至能夠傳出穿透2-3人防線的手術刀般傳球,不禁讓人發出贊嘆。而個人技術在防守上也很重要,墨西哥球員的防守和鏟球技術也是非常出色,經常可以在沒有犯規的情況下搶斷韓國球員的皮球,這也是一種個人技術。
如果與個人技術出眾的球員對抗,就會是一場非常艱難的比賽。在進攻時,不能長時間穩定地控制球權,經常會傳出不準確的傳球。如果視野和感覺不足,就會延誤傳球時機,每一次的傳球線路就會頻頻被對方封堵。同時,防守也會非常困難,如果在搶斷皮球和阻擋射門的過程中被突破,就會面臨更大的危機。因此只能不斷后退,最終隨著被對手頻繁射門,危機越來越大,也丟掉很多球。韓國隊在與墨西哥的比賽中一直重復著這樣的場面,韓國隊雖然想要利用組織力、斗志和身體進行對抗,但是毫無用處。
記者此前曾經多次主張,當韓國足球不斷在世界舞臺碰壁的時候,應該著力培養技術。如果還像現在一樣,由“學院足球”主導并強調組織力,倡導踢出“不能輸的足球”;如果還像現在一樣,我們只是喜歡斗志頑強、身材高大的球員;如果還像現在一樣,我們不追求多進球,而是追求以一球優勢取勝的比賽,韓國足球的未來就是黑暗的。
我認為足球是球類項目中最“民主”的運動。無論個人多高還是身材多好,都不可能每次都能取勝;反之,身材矮小的話,也不可能取得好成績。德國隊不僅體能出色,技術也很出眾;西班牙、巴西、阿根廷雖然體格不算高大,但是憑借出色的技術,保持著世界一流的位置。而荷蘭、比利時雖然是人口稀少的小口,但通過出色的青少年足球人才計劃,培養出很多世界級球員。韓國足球的現狀如何?體能上的水平是要高于平均水平,速度、斗志和適應比賽能力也是相當不錯,但是只缺一件事,就是個人技術。在沒有個人技術的情況下,只是以速度和斗志在場上拼搏,比賽不可避免會很難看。
在擔任韓國國家隊主教練期間,荷蘭教練維爾貝克曾經這樣定義過去的韓國足球:“這是一場沒有效率的亂象式足球。”
擁有出色的球員、出色的球隊,能夠讓比賽變得輕松利落,巴西、西班牙、德國隊、巴塞羅那隊就是如此,還有美國籃球隊,還有梅西和喬丹……他們的比賽風格都很簡單,干凈利落,幾乎沒有過多勉強的不必要動作。
現在,將韓國隊未能闖入東京奧運會4強的原因,歸結為孫興慜缺席、戰術失誤等是片面的。如果我們不夠重視、不去談論“個人技術不足”這一令人不快的真相,韓國足球未來必然還會繼續經歷類似的挫折。
那么,韓國足球的認同感是什么?韓國足球需要追求的足球是什么呢?韓國足球為了挑戰世界頂尖水平,需要培養什么哪些能力?從一開始,我們就需要冷靜地分析韓國足球的優缺點和局限性,并針對根本性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現在,韓國足協、韓國職業足球聯盟等擁有韓國足球最高決策的領導人,必須做出革命性的決斷,包括那些大學學院、俱樂部、實業隊和職業隊都應該欣然跟隨。如若不然,韓國足球必將沒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