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王全立
10月3日晚,國羽以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如愿衛冕蘇迪曼杯,歷史上第12次問鼎象征世界羽壇混合團體最高榮譽的這項賽事。蘇迪曼杯和國羽的緣分有些特殊,起初三屆國羽無一例外地被擋在決賽場外,后14屆連續打進決賽場強勢難擋,此現象在湯姆斯杯、尤伯杯以及奧運會、世錦賽等團體、單項頂級賽事很難找到。
世界羽聯主辦的諸頂尖賽事中,創辦于1989年的蘇迪曼杯屬于小弟弟。該賽事每場比賽要求對陣雙方在男單、女單、男雙、女雙和混雙5個單項均交手一回。顯而易見,這項賽事代表的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羽毛球整體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見,蘇杯成為國際羽壇格局變化的晴雨表與其賽制很有關系。觀察蘇迪曼杯賽32年的發展歷程,你會對這期間國羽的實力演變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
1989年至1993年:青黃不接盛極而衰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國羽毛球隊可謂威風八面;世錦賽、世界杯數次包攬五金,湯尤杯多次雙喜臨門。一時間,這支團隊風光無限。
1989年5月舉行的首屆蘇杯賽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演繹的。有必要看下當時的世界排名榜,5個單項的頭號種子均為中國選手,男單楊陽,女單李玲蔚,男雙李永波/田秉義,女雙關渭貞/農群華,混雙王朋仁/史方靜。如此顯赫陣容,讓外界一致認為中國隊將輕松奪標。然后,命運偏偏和國手開了個不小的玩笑,半決賽2比3不敵韓國隊!
當時的韓國隊的三項雙打實力不俗,但男女單打明顯弱于中國隊,賽前很少有人看好韓國隊。結果,這場中韓大戰讓權威人士們大跌眼鏡,韓國人奪得的3分,無一例外來自于3盤雙打。
應該說,當時中國隊雙打戰線全面失利有一定的客觀因素,如:關渭貞右肩受傷,出征前才恢復正常訓練;田秉毅決賽前因右小腿肌肉拉傷和感冒,只能掛免戰牌。但不可否認的是,雙打強大是韓國人實現爆冷的實力根本。還有,當時的國羽已走到那段黃金時期的尾聲,混雙、男雙本就稍弱于對手,加上女雙優勢度縮小,讓韓國人找到了爆冷的突破點。
回想當年,首屆蘇杯賽失利并沒有引起國羽的足夠重視,畢竟和首屆蘇杯賽背靠背舉行的1991年世錦賽國手收獲了4金。
事實證明,和世錦賽這類單項賽相比,蘇迪曼杯更能放大一支團隊的軟肋。果然,此后幾年國羽下滑跡象越發明顯,1992年、1994年先后丟失湯杯、尤杯,1993年世乒賽僅獲1金,1994年亞運會帶回一堆“破銅爛鐵”,第二、三屆蘇杯賽無一例外地被擋在決賽場外。曾經強大無比的國羽,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1995年至2003年:止跌反彈逐漸強大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國羽,今后幾年是一蹶不振,還是止跌反彈?面對強大的印尼、韓國等勁旅,誰也不敢輕易下結論。寒冬時刻,蘇迪曼杯又一次釋放信號。
1995年5月,第四屆蘇迪曼杯賽在瑞士洛桑上演。當時,董炯、孫俊、葛菲/顧俊等小將逐漸成熟,這支國羽已經顯露出上升勢頭,但整體實力仍略遜色于兵強馬壯的印韓兩強。賽前,外界幾乎不看好中國隊。
國羽闖進四強后,半決賽4比1制服歐洲強旅丹麥隊,歷史上第一次闖進蘇杯決賽場,決賽對手是當時整體實力最強的印尼隊。誰也沒有想到,葛菲、顧俊、孫俊等幾位二十歲小將僅用了三盤就解決了戰斗,國羽以3比0這一不可思議的比分力壓強不可撼的印尼隊,第一次成為蘇迪曼杯的主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李永波執掌國家隊后奪得的第一個世界冠軍。洛桑大捷,給尚處于爬坡階段的中國隊注入了一支強心劑。翌年,葛菲/顧俊為中國隊填補奧運金牌空白;1998年,國羽奪回丟失兩屆的尤伯杯;1997年至2003年期間舉行的幾屆世錦賽,國羽均是頭號金牌大戶。國羽,重新成為國際羽壇的領跑者。
1995年至2003年期間舉行的5屆蘇杯賽,國羽奪得前4屆冠軍。應該說,那五屆蘇迪曼杯的結果,正是那段時期世界羽壇實力版圖的真正寫照。當時的國羽整體實力最強,尤其是女線領先世界,男線方面男打不遜色于任何一支強隊,實力較弱的男雙采取拼殺姿態屢屢出奇制勝?;祀p項目,劉永/葛菲、張軍/高崚和韓國強檔金東文/羅景民相比稍遜一籌,但在其他高手過招占有一定優勢。
男單沒有優勢加上男雙絕對實力的不足,讓當時的國羽談不上國際羽壇的統治者,湯杯戰場屢戰屢敗就是一例。男女線力量的失衡,終于在2003年蘇杯賽場付出了代價,決賽被韓國人掀翻在地。那場中韓對決,國羽男單、男雙均不敵對手,加上混雙失守,在強項女雙還沒有上場的情況下1比3不敵對手,將冠軍獎杯拱手相讓。
2003年蘇杯賽失利提醒國羽,要實現第二個王朝,必須根治男雙這條瘸腿。
2005年至2015年:第一王朝連奪六冠
現在看來,2003年蘇杯失利,只是上帝和國羽開了個小小的玩笑。2002年湯杯沖金再度遇阻,2003年蘇杯男雙終拖后退,讓國羽決策層意識到必須治好男雙這條瘸腿,否則再度統治羽壇永遠是紙上談兵。此后一兩年,國羽狠抓男子雙打的選才和訓練,男雙實力明顯提升,短時間內涌現出蔡贇/傅海峰、鄭波/桑揚兩對強檔。與此同時,林丹、鮑春來等男單新秀跨進世界頂尖層面,2004年中國男隊終于奪回丟失已久的湯姆斯杯。中國男隊整體實力的回升,預示著國羽第二王朝即將到來。
2005年蘇杯賽在北京舉行,那次大賽國羽在家門口狠狠長了回臉。小組賽階段,國羽均以5比0完勝3個對手。進入淘汰賽,國羽先后以3比0力克韓國、印尼兩支強隊。這樣,前后五場比賽國羽均零封對手,創造了21盤全勝的驚人成就。此前一年,國羽包攬了湯姆斯杯、尤伯杯兩項獎杯,這支團隊由此上演囊括世界羽壇三大團體賽獎杯的驚人成就。
此后五屆蘇迪曼杯賽,國羽無一例外地奪得冠軍。事實上,這段時間堪稱國羽乃至世界羽壇的第一王朝。這期間,國羽不僅僅連續六次捧得蘇迪曼杯,湯姆斯杯、尤伯杯同樣屢奏凱歌,2004年至2012年湯姆斯實現五連冠,2004年至2014年期間舉行的六屆尤伯杯有五屆登頂。即便是囊括金牌難度更大的單項賽,國羽先后三度席卷五金:2010年世錦賽、2011年世錦賽、2012年奧運會。毫無疑問,這段時間堪稱國羽在世界賽場的統治力,超過了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的第一個黃金期。
國羽能創造史上最強王朝,與五個戰績均有頂尖選手壓陣有很大關系。2005年至2015年,男單的林丹、鮑春來、陳金、諶龍,女單的張寧、謝杏芳、王儀涵、李雪芮,男雙的蔡贇/傅海峰、桑揚/鄭波、劉小龍/邱子瀚,女雙的高崚/黃穗、楊維/張潔雯、于洋/杜婧、于洋/王曉理、田卿/趙云蕾,混雙的張軍/高崚、張楠/趙蕓蕾、徐晨/馬晉,等等,上述單打選手、雙打組合無一是世界頂尖好手,林丹、風云組合甚至稱得上超一流,那時的國羽甚至可以拆成兩三個陣容與列強角逐蘇杯,2013年那屆就在缺少超級丹的情況下完成五連冠偉業的,足見國羽整體之強撼。
如此強大的國羽,2014年的湯姆斯杯、2010年的尤伯杯冷門可以有,但要在具有晴雨表作用的蘇迪曼杯賽場爆冷一回,真的太難!
2017年至今:重新爬坡蘇杯顯靈
國羽最強王朝的頂點應該是2012年。當年在倫敦舉行的奧運會,國羽一舉囊括全部5個單項的金牌,創造了羽毛球奧運史的空前奇跡。倫敦奧運會后,林丹幾次調整、風云組合拆對,加上日本、西班牙、印度、韓國等高手的輪番沖擊,國羽各單項的統治力或多或少地下降。里約奧運周期,國手在湯姆斯杯、奧運會、世錦賽奪金數明顯下跌。當然,依靠整體實力的優勢,里約奧運周期蘇迪曼杯仍然留在國羽手中。
里約奧運會后,傅海峰、趙云蕾、田卿、王儀涵、馬晉等一批名將陸續退役,一時間國羽呈現青黃不接之勢。2017年5月,國羽又一次踏上蘇杯賽征程,那一次,以年輕選手為主的國羽面臨極大考驗,畢竟湯杯賽連續失利兩回,里約奧運會收獲2金仍高居列強之首,但與倫敦奧運會威風八面的“五星國羽”相比,已不在一個檔次。在此背景下征戰蘇杯,自然不會被外界看好,輿論普遍認為,這是2005年以來國羽最困難的一屆蘇杯賽。
2017年蘇杯賽半決賽,國羽3比2險勝日本。國羽的好運氣似乎在決賽前都用光了,中韓決戰以2:3失利。半決賽、決賽兩盤比賽,以往國羽的傳統優勢項目女單、混雙無一例外地輸給對手。蘇杯半決賽、決賽實力不俗的兩對混雙組合先后失利,讓決策層決定對混合進行手術,鄭思維改和黃雅瓊合作。沒多久,“雅思組合”就在國際賽場表現得相當活躍,同時崛起的還有王懿律/黃東萍,混雙已經成為近幾年國羽最強的一個沖金點。
需要說明的是,四年前那次蘇杯失利,既不同于1989年首屆,和2003年那屆也有區別。首屆蘇杯意外失利,乃國羽走下神壇的先兆。2003年不敵韓國隊,是國羽自身實力不算出眾,當然也有運氣欠佳的因素。2017年未能創造七連冠神話,與當時國羽青黃不接有很多關系。
幸運的是,這幾年國羽并沒有重遇30年前的那次慘重代價,在經歷了一兩年陣痛中隊伍開始反彈。2019年國羽奪回蘇杯賽,不久前蟬聯冠軍,顯示出陳雨菲、石宇奇、李俊慧/劉雨辰、陳清晨/賈一凡、鄭思維/黃雅瓊、王懿律/黃東萍等新一代國手的崛起。當然,時下他們不具備當年林丹、風云組合那樣“一覽眾山小”的高度,但近兩屆蘇杯賽以及東京奧運會的不俗表現,預示著國羽走出了前幾年的低谷,屬于這支英雄團隊的新的王朝,指日可待!
隊的新的王朝,指日可待! (王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