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述評
1992年6月23日至27日,中國足協在北京西郊的紅山口召開全國足球工作會議,這次會議史稱“紅山口會議"。在中央領導與當時國家體委領導的支持下,中國足球被確定作為中國體育改革的“突破口”,明確走職業化方向,開啟了全面改革之路。盡管這次會議曾一度譽為中國足球發展史上的“遵義會議”,而且當時會議上也確實推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膽舉措,但至少從實踐的情況來看,似乎并未達到預期,中國足球并未因此新生。不過,這并不能因此否定這次會議的改革基調,而且那個年代探索者與先行者們的勇氣依然是現在的中國足球人所需要的。
30年后,在這個頗值得紀念的日子里,很遺憾,中國足壇上下幾無反應。這或許是因為中國足球的現實著實令人難以啟齒,也或許是因為更多的人沒有經歷過那個紅火的改革年代,無法深刻體會當初邁出這個歷史性一步的艱辛。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因為中國足球這些年來的發展并沒有傳承,對中國足球缺乏真正的、發自內心的那種情感。
對更多人而言,踏上足球之路或從事足球管理,僅僅只是一份工作、一種職業而已,談不上初心,也缺乏老一代足球工作者的情懷,對中國足球很難奢望有真正的全身心投入。金元足球之所以令人深惡痛絕,不僅徹底摧垮了中國足球、動搖了中國足球的根基,更重要的還在于:金錢被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令中國足球30年前的改革初衷完全被異化甚至是被扭曲,中國足球界業已存在的“四不”現象則是越發嚴重。
30年前,時任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曾明確指出中國足球存在著的“四不”現象,即“不謙虛、不團結、不嚴格、不刻苦”。三十年來,中國足壇的這些“舊習”、“惡習”不僅沒有任何實質性改變,反而越發嚴重。就以“不嚴格”、“不刻苦”為例,現在中國足球職業化了、足球隊變成了職業隊,但每天用于訓練的時間有多少、訓練中的嚴格程度如何?中國足球從國字號到職業一線隊、到青少年各級隊伍,所表現出來的個人技術、個人能力,反映出的根本問題恰恰就是“缺練”。不管是職業隊也好、專業隊也罷,競技體育沒有付出就不可能有回報,吃不了苦又何以有成績?
無論何種改革、也不管體制如何變,“競訓”始終是競技體育、競技足球的核心。我們說現在的足球運動員是“一代不如一代”,以容志行、古廣明、沈祥福等為代表的改革開放后80年代第一批沖擊世界杯的老球員,他們可以指哪踢哪,現在的球員能做到這一點的有幾位?但老一代的“指哪踢哪”靠的就是苦練,而現在的球員吃得了那么多的苦嗎?日常又有多少時間花在足球的業務學習與研究之上?
今年4月,男足國家隊和U23國足同時從西亞返回、在海口隔離期間,幾名超齡國腳跟隨U23國足訓練一周,私下曾感慨:“U23國足的訓練量真的大”、“已很久沒有經歷過這么大量的訓練了”。這其實從一個側面解釋了為什么中國國家隊難以在洲際大賽、世界大賽中有所作為。中國足球走到現在這一步,決不是改革的問題,也不是體制的原因,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還是“缺練”。論條件,30年后的今天,各方面條件遠非30年前所能比擬,不管是訓練條件、物質條件、抑或是保障條件等。或許,像容志行、古廣明、沈祥福等一代欠缺是像現在這樣開放的環境,所能見識到的世界足壇高水平的比賽、與世界足壇交流的機會完全無法與現在相比,但萬變不離其宗,即不能吃得“苦中苦”、何以成為“人上人”?
“沒有歷史就沒有未來”,面對中國足球的現狀,作為一名跟隨中國足球已經走過30年的老記者,在對中國足球的現狀失望的同時,深感值此“紅山口會議”30周年之際,中國足球界首先需要重溫當年伍紹祖同志所總結的中國足球界業已存在的“四不”現象。
“四不”現象中最嚴重的還是“不團結”。尤其是隨著各色商人、老板以及大量資本的介入,令中國足球變得更加“不謙虛”,當然也更不純粹,個人利益完全取代了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令原本就“不團結”的中國足球變得更為支離破碎,各有各的“小算盤”,甚至不惜以犧牲國家利益來滿足私欲,最典型的就是以往盛傳的各級國字號隊伍組建與選拔過程中那些見不得光的私下交易。
所以,30年來,除男足國家隊在2001年世預賽十強賽中出線時,當時上至國家體育總局、下至中國足協各個部門的普通工作人員,記者深刻感受到當時各方前所未有的、真正意義上的“團結一心”,令中國足球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很遺憾,突破后,各種利益沖突引發的矛盾不斷,中國足球界就再也沒有真正團結過。時至今日,“不團結”依然是中國足球難以取得突破的最核心癥結。而且,這種“不團結”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跨越了中國足球本身。因此,中國足球每況愈下,奇怪嗎?
重溫30年前的“紅山口會議”,重溫當年體委領導所指出的中國足球“四不”現象,身為一個過來人,記者由衷感慨,面對現實卻有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但是,中國足球需要的不是彷徨與徘徊,依然需要30年前的激情與熱情,面對足球改革中所出現的一系列新問題和挫折,依然需要用改革的辦法來解決。低谷之中的中國足球需要總結30年的改革歷程,以進一步大膽改革的勁頭重新再出發。
僅以此文,紀念“紅山口會議”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