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報道
伴隨全北現代在亞冠半決賽點球敗北,至此,本賽季4支K聯賽亞冠球隊全軍覆沒。盡管全北主教練金相植賽后聲稱,“球隊是踢出了120%的水平,出局還是因為不太走運。”但不可否認的是,J聯賽球隊近幾年的崛起,還是給予K聯賽眾豪門很大壓力。于是,在亞冠聯賽2023年全面改革之際,K聯賽也在醞釀“跟風”。比如是否要把聯賽外援名額由3+1,改為亞冠5+1標準?
實際上,全北現代此次敗走浦和,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外援配置不足。本來為準備在亞冠賽突圍,球隊還配有一位亞外——日本球員邦本宜裕。結果他因為酒駕事件被俱樂部解約,而前鋒伊柳琴科則在這個轉會期投奔首爾FC,至于那位一度與俱樂部完成簽約的格魯吉亞國腳托尼克·奧克里亞什維利,則是因為體檢未過關被放棄,于是等到亞冠重啟,球隊中也只剩下巴羅和古斯塔沃兩位洋槍。而最終,他們與浦和紅鉆這場對決的勝負天平,就是由外援所決定。浦和“第三外援”容克在加時賽最后一分鐘的破門,直接粉粹了全北隊原本到手的勝利。
包括去年亞冠,韓國浦項制鐵雖然闖入決賽,但在與沙特希拉爾的冠亞軍之戰中,也是輸在外援身上。當時,以張賢秀、馬雷加、佩雷拉和戈米領銜的沙特豪門,很輕松地以2比0問鼎奪冠。
于是當亞足聯宣布2023-2024賽季亞冠采取跨年制,并將外援名額由3+1擴增到5+1時,迅速引起K聯盟的高度關注。今年8月11日,K聯盟為此舉行了外援名額的公開聽證會,就“是否順應亞冠規則而改變”予以研討,結果則是分歧巨大。K聯盟宣傳組組長李鐘權透露稱,“在第一次聽證會之前,聯盟也以K1聯賽隊為對象收集意見,當時也出現了各種意見。因此,通過舉辦聽證會,是為了可以最大化融合各種看法。但這個話題確實是所有K聯賽球隊很難統一的焦點。”按照計劃,K聯盟將在9月舉行第二次聽證會。上一次會議的出席人士,多以俱樂部高層,韓國足協和K聯盟技術部高官為主,但此番還要增設教練和球員代表,目的是要集思廣益。而據李鐘權介紹,“這兩次聽證會,還是以收集意見為基礎。接下來還要召開球隊代表會議,然后是K聯盟理事會。如此復雜而又漫長的研討,在于這是一件很不容易達成統一的課題,目標是在今年9月得出結論。”
在第一次聽證會上,各方也是唇槍舌劍。比如全北現代高層申正民就很贊成增加外援名額,他認為,這既能提升K聯賽水平,也滿足球迷的觀賽需求,同時增加俱樂部的國際競爭力,尤其是在亞冠。而作為韓國足協競賽部技術負責人的皇甫官,是從國家隊選手培養的角度,認定這種操作的可行性,“這將有助于提高國內球員的競爭力。”他的觀點,也得到前韓國國奧隊主教練金鶴范的響應,“有更強的外援與國內球員競爭,韓國球員的競爭力便可以進一步提高,這是韓國球員大力發展的機會。”可在前國腳吳范錫看來,這將不利于年輕球員的成長,“我反對5名外援的規定,因為本土球員的名額更減少了。排除5名外援、U22球員和守門員,只有3名非U22本土球員可以登場,這個問題會很嚴重。”
事實上更多的反對聲,來自于燒錢上的擔心。首爾FC總經理柳承漢直言,“我不反對無條件引進外援的擴張,但一定要有完善的制度。”他特別指出一個現象——恐慌性購買。比如在K聯賽,有一些球隊為了成績,即使不顧經營困難,也要強迫引援。“如果這些外援引進失敗,財政就會受到巨大影響,情況可能更加糟糕,甚至在最壞情況下面臨破產。”于是,這就涉及到韓國聯賽球探系統的不夠健全。金鶴范就明確指出,這是最根本的問題,“K聯賽球隊在球探身上的支出費用很少,他們不心疼因外援投資失敗而損失的錢,也不心疼聘請球探,因此就會發生很多受騙事件。”
反對派把矛盾集中在投資風險,但改良派也有新思路提出。全北高層申正民就認為,可以把5+1改為3+1+2,即增加的2個外援名額,應該設有年齡限制,“應該引進一些成長前景良好、未來可供售賣的外援,是年輕人,不是28、29歲的選手。我們可以讓他們在K4聯賽積累經驗,確認發展培養的可能性,然后再予以考慮創造新的收益。”而皇甫官對此的看法也很類似,“針對新增的2名外援,可以考慮是否限薪,或者只能從亞洲聯賽引進。”
然而,首爾FC總經理柳承漢就指出,以目前的世界經濟情況,想要收回投資并不容易。他特別提到中超衰敗的影響,畢竟在過去十多年,在埃杜、德揚和洛佩斯等人身上,K聯賽俱樂部嘗到巨大的甜頭。“如果有中國市場,情況就不同了,我們可以考慮。但現在中國市場已經死了,而大多數外援的年薪都在百萬美元左右,假如本土球員投資失敗,可以讓他轉會離開,但外援的失敗就很難挽回,光是解約費用就很龐大。而由于球探系統的薄弱,想要引進有潛力的選手并不樂觀。”
拋開兩極化的分歧,K聯盟也曾考慮折中方案:即外援報名數和上場數的差異,例如可以5+1注冊,但只允許3+1上場名額。但據稱,就連這一點也存在著巨大爭議。K聯盟方面表示,很有可能這項決議還要推遲到今年底才能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