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特派記者武一帆發自多哈
朝卡塔爾人做出“搓錢”手勢的厄瓜多爾球迷上了熱搜。他對“半自動越位”這種新技術不了解,而卡塔爾人對拉美人的嘲諷(包括自嘲)精神也不買賬。大多數媒體都抓住了這沖突一刻,著力放大看臺上身著白袍者的氣惱。盡管當時比分仍是0比0,盡管雙方在中場休息已經和解,微笑合影。
世界杯開賽一周前,馬德里直飛多哈的卡塔爾航空班機就多達每天4班。以我對西班牙球迷的了解,這其中即便有幾條世界杯專線,也不會出現滿飛機紅球衣載歌載舞去看球的盛況。至少在我這班飛機上,除了一個在多哈轉機的韓國老年旅游團,就是成群結伴的墨西哥和厄瓜多爾球迷??缭搅藥资畟€經緯度,抵達目的地后,這群人的身心已疲憊到極點,但依然用笑臉回應我的鼓勵。
其中一個瘦小的女球迷背著個巨大的登山包,好像要去登山露營或是走朝圣之路。不問大概也猜得出,這是打算找個地方宿營。申請Hayya球迷證的基本條件之一是預訂了住宿地,但這些砸鍋賣鐵來看球的拉美人肯定是能省則省,能混就混。當年卡塔爾申辦成功時,我第一反應就是“住哪”,還建議公司趕緊趁便宜買條船改造成營地。不出所料,果然有人漂在海上,有人花200美元住進板棚屋子。
常年跟國足的馬德興老師說西亞土豪一貫大方,吃喝住行都是照顧到家,結果這次東道主用實際行動表明“辦世界杯不是請客吃飯”。50里亞爾一杯(合約100元人民幣)的啤酒還不是想喝就有。同行說媒體中心的餐點又貴又難吃,但好在飲品是免費,至少不用像在俄羅斯那樣,自己帶水帶飯都會被安檢員擋在門外,破壞人家的商業規則。
從英伊現場返回的同事幾乎全員著涼。整個媒體席在空調出風口附近,5點鐘太陽落山后依然呼呼地吐著冷氣。“球場帶空調”是本屆世界杯的一大噱頭,是卡塔爾人做出的承諾。因為即便在11月份,這個沙漠國家的白天溫度依然能達到30度,曬得厲害??上挛?點場你開空調也就罷了,4點場的后45分鐘還開著,那真是名副其實的“有錢,燒的”。
有同事去趟雷,我就知道該怎么應付了:帶件棉衣去。中國有句俗話形容大西北的沙漠氣候“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西瓜就不吃了,里邊T恤外邊防寒服走起。卡塔爾人當然不傻,恐怕也不像很多人抱怨的,故意向那些橫挑鼻子豎挑眼的西方人示威。這確實是個富裕的國家,重視教育,渴望做出開放的姿態融入主流文化世界??勺璧K太多了,不光來自外部,自身也有很多難以克服的天然問題。
到了第3個比賽日,我已經和來自南亞、東非、北非和東南亞的各國各族人民打過交道,他們是司機、店員、保安和技術支持。有個叫巴爾辛格卻不是錫克教徒的泰米爾人給我推薦了“全多哈最好的”印度香飯餐廳。但除了手機店一個穿蒙面罩袍的女工作人員,我幾乎沒和真正的卡塔爾人打過交道。我猜本地人都在揭幕戰的看臺上和那個在瓜亞基爾開雜貨店的(我瞎編的)胖子生氣,然后半場過后就拂袖而去。余下那幾萬觀眾,除了睡馬路也要看世界杯的厄瓜多爾人,可能還有請來的群演:斯里蘭卡人、孟加拉人、突尼斯人……
我開始很不道德地懷疑卡塔爾人究竟喜歡不喜歡足球?因為即便“退錢哥”扯著嗓子罵國足,那也是抱著一絲不切實際的希望堅持到比賽結束之后才情緒崩潰,不影響他繼續犯傻下一次還來。如果這屆世界杯讓更多卡塔爾人真正愛上足球,愛上那個世俗的、喝醉酒的、摟摟抱抱、又哭又喊、又唱又跳的足球,那它最終還是值得的。